“謝謝母后”包蓉本以為太后還要仔細詢問一番,卻沒想到她這么容易就給答應了,很是開心。
“你要做什么,就放心大膽地去做,有需要哀家的地方,就盡管開口。”
太后慈愛地說道。
看著包蓉認真學習,忙進忙出的樣子,太后就覺得人生充滿了希望。
“是,母后,忙過今天,我就能繼續跟著母后學習了,不會有影響的。”
包蓉保證道。
“不著急。”太后笑著說道。
太后沒說的是,她能教的都已經全部教給包蓉了。
包蓉要想更進一步,只能請那些大儒來教了。
但在太后看來,她所教給包蓉的知識,已經夠包蓉受用一生的了。
包蓉就回去,把她需要用到的絲錢顏色、料子列了個單子給吳公公。
“吳公公把這些東西都準備好后,可以直接拉到翊親王府存放,明日王爺會和我一起去西效的英雄村。”
“是,姑娘。”吳公公恭敬地應完,就領著兩個小太監出宮去了。
上次從御書房回來后,包蓉還悄悄賞了他一百兩銀子,這可把吳公公給高興壞了。
于公公可是大內總管,包姑娘也才給了一百兩銀票,他這個在太后身邊的小太監,竟然也是一百兩銀子,這說明在包姑娘心中,他和于公公是一樣的。
再加上冬至那天,包蓉在宮宴上的表現,讓吳公公越發的佩服她。
從而在面對包蓉時,打從心里就升起了恭敬之感。
東西都準備好了,包蓉便開始琢磨她發出去的繡活和手工的工價。
繡活的工價她是不太懂的,于是包蓉拿著她畫好的花樣子,親自找到太后。
既然太后名下有繡坊,就肯定知道工價。
而且她繡的大多是帕子、肚兜之類的小物件兒,價錢應該不會很高,但她的花樣子勝在新穎,價錢相對來說,就會高一些。
太后看了包蓉畫的花樣子,又聽了包蓉說繡帕子和肚兜,思考了一會兒才給她報出價錢。
“帕子收價二十文,肚兜收價五十文。”
包蓉聽后,開心不已“真的嗎母后”
如果真有這么高的價錢,那她就能給英雄村的婦人們帕子十文,肚兜二十文的工價了。
這樣的價錢,比婦人們到繡坊里接活要高出很多了。
“繡好后,你讓吳公公帶你到繡坊。”太后笑著回答。
“好。”刺繡的銷路解決了,價錢還不低,包蓉開心不已。
第二天,吃過早飯,包蓉帶著她畫好的花樣子和做好的大中小中國結和福袋串,坐上馬車,和李天翊一起前往西郊英雄村。
“好看嗎”一上馬車,包蓉就把她的中國結和福袋串拿給李天翊看。
李天翊還真接過去細細查看,全部看完后,才笑著說道“好看”
東西做工很好,還很喜慶,一看就是過年要用的物件兒。
而且這四樣東西,他還是第一次看到,不用說,這四樣東西,一上市,肯定會被搶售一空。
“那就好,這些東西做出來,我打算賣給母后名下的繡坊,你覺得如何”
包蓉笑瞇瞇地說道。
“甚好”反正也是自己的老母親,定是不會虧待了包蓉,李天翊就沒有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