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三個幫手
包蓉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通過地理志,對犄角村有了個大概的了解,再具體的了解,包蓉想親自到犄角村走一趟。
當然得帶上皇帝給她找的三個學生。
包蓉進宮跟皇帝提出了這個要求,李天佑二話不說給答應了,立即吩咐于公公到翰林院把三人找來。
于公公離開御書房后,李天佑才問道“弟媳婦到犄角村想了解什么”
“全部。”包蓉回答。
“犄角村的全部情況”李天佑不確定地問道。
“是的,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帶著一個村的地發家致富,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能完全掌握這個村子的全部情況,才能更好地制定方案。”
包蓉說著自己的打算。
“不能像之前開薯片作坊那樣”李天佑問道。
“薯片作坊那些是大眾化的,犄角村是精準且有針對性的,當然得先進行細致的了解,才能制定出更加有效可行的方案。”
“可那樣會不會很久”李天佑皺眉問道。
他想要的是像薯片作坊、紅薯粉作坊和土豆粉作坊那樣快速有效的掙錢法子。
“皇上,當某一種東西多了以后,就不值錢了。”包蓉嘆息地說道“欲速則不達啊”
李天佑渾身一震,若有所思起來。
包蓉則是站在原地靜靜地等著李天佑想明白。
她理解李天佑想要讓他治理下的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但想要在短時間內帶動那么多人過上好日子,是需要時間的。
她是受過先進的教育,但她也只是普通人,不是神仙。
她能做的就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盡可能地將時間縮短。
好一會兒,李天佑才再次看向包蓉。
“是朕太心急了,還不如弟妹來得穩重。”
“皇上過獎了,皇上之所以心急,是因為皇上太想讓百姓們早些過上好日子,不再吃苦受累。”
包蓉欠了欠身,恭敬地說道。
一個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過錯,并且能夠自省的皇帝,那就是一代明君,包蓉慶幸自己上了李天佑這樣明事理的皇帝。
同時,有這樣的明君,也是大熵百姓的福氣。
大熵強大只是時間問題。
李天佑雖然承認了自己的不足,但他畢竟是一國之君,又比包蓉大那么大,敢于承認自己的足,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現在聽到包蓉這樣一番于情于理,又體貼的話,心里舒服了不少。
正想多夸獎包蓉幾句,就看到于公公從外邊走了進來。
“皇上,邵孔目、周待招和謝待招已經在外邊候著了。”
“讓他們進來。”李天佑大手一揮朗聲說道。
“是,皇上。”于公公應完,就轉身朝御書房門口尖聲高喊。
“宣邵孔目、周待招、謝待招覲見”
高喊聲還沒落下,包蓉就看到三個差不多高矮,體形也差不多的男人走了進來。
這三個人的官職和官服,包蓉都是第一次見到,對于這三人的官職,包蓉也不知道他們負責的是什么的工作。
但她沒有問,這三人是要跟著她一起到犄角村的,時間久了,就什么都知道了。
所以包蓉一點都急了,再說了,她雖然是郡主,但在讀書人眼中,可是靠著李天翊這條粗大腿才得的封賜。
只見三人進了御書房,就個個都低著頭,直直走到她的身旁,又齊齊地跪下給李天佑行君臣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