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花生油香啊,只是可惜我買不起,不過大豆油也不錯,比豬油經用,就是貴了點。”
“現在豬油沒以前貴了吧”李天翊問道。
“現在一斤豬油便宜了兩文錢,不過,對于我家來說,還是貴了點,買回來還得費柴火,大豆油雖然貴了幾文錢,但不用費柴火,算起來,也跟豬油差不多。”
“而且,買個幾斤回去,就能吃大半個月了,比豬油省油,炒的菜也挺香的。”
李天翊默默地聽著,他本以為,自己已經把大熵國治理的夠好了,卻沒想到,還有人為了幾文錢,如此精打細算。
“大哥也是在家里種地”
“我在家里種地,我家婆娘到村里的繡坊干活,一個月也能有個二兩銀子,要不,我們連大豆油都吃不上。”
村民笑著說道。
“繡坊”
他記得,包蓉沒在這邊開繡坊啊
“是啊,聽說是家具廠這邊有需要,所以和安郡主就在我們長尾村建了座繡坊。”
村民如實說道。
“哦。”李天佑點頭道。
“我們村里的婦人有活干,還得感謝當今皇上呢。”村民笑著說道。
“這話怎么說”
見包蓉開繡坊也能跟自己年上關系,李天佑好奇地問道。
“要不是皇上在犄角村開了家具廠,和安郡主也不會想到在我們村開繡坊,兄弟你說,我們是不是更應該感謝皇上的英明”
村民最后反問道。
“大哥說得在理。”
李天佑聽后,覺得有些尷尬。
談話間,霍大林已經抱著一個大瓦罐走出來。
“公子,您要的花生油。”
“給銀子。”李天佑吩咐道。
于公公從袖兜里掏出一個碎銀“不用找了。”
也就二百文錢,他相信皇上也不會在意的。
霍大林放下瓦罐,開心地接過那一兩碎銀“謝謝,謝謝。”
于公公一揮手,站在他身后的兩名侍衛,有一名立即上前抱起大瓦罐就往村子外面走去。
買了油,李天佑又側面從霍大林這里了解犄角村的一些基本情況。
“現在村里的人都能填飽肚子了吧”
“能能能,都能填飽肚子了,現在村里每一戶人家,都有一個人在作坊里干活,不管是在家具廠,油廠,還是在繡坊,那工錢都比外面的要高。”
說起村里現在的情況,霍大林是最為高興的那個。
在他做村長期間,能帶著村民們過上好日子,這是他這輩子最大的榮耀。
“那隔壁村如何”
李天佑又問道。
“隔壁村起步比我們村晚一些,不過我相信,有了皇上的關照,他們村很快也能過上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對于兩個村的未來,霍大林那是充滿了信心。
李天佑是帶著感觸離開的,做皇帝七八年,他今天才真正知道,原來百姓的要求竟然是如此的低只要能填飽肚子,不挨餓受凍即可。
可就是這樣低的要求,大熵國還有好多百姓還沒達到,看來他這個皇帝要繼續努力才行啊
李天佑是午飯前回到皇宮,吃過午飯,就立即吩咐于公公到郡主府把包蓉接進宮,他要親自告訴包蓉,他答應她要求讓官員常駐在村里的要求。
讓于公公去宣包蓉的同時,李天佑又吩咐幾名太監,到衙門把他選好的那六名官員給宣進宮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