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樣,對方可能覺得自己家的紀律很嚴明了,至少都沒殺百姓不是嗎
但在安然看來,對方明顯還是不合格的。
嘖,還說什么等張大王當了皇帝,就不會任用那些貪官污吏,這還沒上臺呢,就開始搶東西了,叫老百姓怎么相信他們的鬼話
況且他們雖沒殺人,但將老百姓最后一點糧食搶了,這些老弱病殘沒吃的了,最后仍然是一個死字,也就是說,高舉義旗的張將軍,做的事跟朝廷也差不多,朝廷苛捐雜稅太重,讓人活不下去,他到處搶東西,也照樣讓人活不下去。
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安然便準備回去,做自己該做的事,而不是投靠張問天。
安然準備走,只是這個村子沒糧食的百姓怎么辦
當下安然就把這些老弱病殘召集起來,道“要不跟我去云陽府怎么樣云陽府離這兒不遠,但隔著大江天塹,還算安全。我知道你們不愿意離開家鄉,但沒吃的了,留在這兒就是個死字,還不如先去云陽府呆一陣子,哪天戰爭結束了,你們的親人回來了,你們就在附近,跟他們團聚也方便,不管怎么說,好死不如賴活著。”
安然的話,讓村里剩下的這幾十個老弱病殘,不少人有些動心,不由交頭接耳起來。
安然這些天在村里的表現大家也看在眼里,是有一把子力氣還很能干的年輕人,要是跟著“他”走,安全抵達對岸的云陽府,應該不成問題。
他們倒不怕安然會對他們怎么樣,反正他們都這樣了,只是累贅,對對方能有什么用處
對于安然投宿,張老太太覺得安然面善,就同意了,并未因安然那蹩腳的理由就像其他人那樣,因疑慮害怕,不讓她進來。
安然來到這個村子投宿,找的借口是說她是從城里逃出來的,因沒什么親戚家,所以準備暫時在鄉間躲一躲,要實在不行,再逃不遲。
這借口,誰相信啊,一來安然的口音根本不是本地的,是從城里逃出來的才怪了;二來就算沒親戚家,不能逃到更安全的地方再落腳不遲么,非要在靠近戰場的地方落腳,一聽就不像是真逃難的,真逃難的人哪敢在這么近的地方落腳,所以村里剩下的那些老弱病殘村民,因警惕的很,全都沒讓她投宿。
但張老太太卻接受了安然的投宿。
對此,張老太太是這樣說的,道“我也不管你娃兒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假的又如何呢,反正信錯了人,也不過是把我老婆子殺了,反正我都做了死的打算了,死就死唄;要是你娃兒說的是真的,我老婆子好歹是在做好事,況且,有個人在,也能陪我老婆子說說話,還幫我打打水,也挺好的,我還正愁我老人家年紀大了,一個人,拎點吃的水都困難呢。”
所以張老太太的思想很簡單,歸結于一句話就是,破罐子破摔,愛咋咋的。
對這個老太太的好心,安然自然投桃報李,當下安然便上山幫她打了不少柴,又擔了不少水放在家里。
可惜這附近打仗,不光人跑走了,那些野豬野兔都跑走了,要不然安然不說打頭野豬給老太太吧,打頭野兔那是不成問題的。
打不到野豬野兔,好在野鴿子沒跑光,所以安然便打了幾個野鴿子,然后親自下廚,做與老太太吃了,畢竟張老太太都六十好幾的人了,在這個時代,六十好幾就算年紀很大了,一般來說,行動都不太方便了,讓這樣一個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家做飯給她吃,她也不好意思。
張老太太吃了安然做的菜,笑的很滿足,道“你這娃子手藝真好,我老人家活了這么大年紀,還真沒吃過哪個人做的菜,比你娃兒更好的。”
“老人家喜歡吃就多吃點。”安然笑道。
“力氣大,還會打獵,又會做菜,長的還俊,要是我老人家年輕個幾十歲,怎么著也要嫁你這樣能干的后生。”張老太太打趣道,聽的安然紅著臉連連道“老太太過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