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幾年,雖然何老夫人一年比一年大,但因為府上開支能支應得過來,所以她一直舍不得放權,依然緊緊地掌著家,只是安然不介意,所以其他房的夫人也說不了什么,畢竟將來伯爵府是安然的,安然這個正兒八經的女主人都沒意見,她們就更不敢有意見了,只心里覺得何老夫人可笑,六十多奔七十的人了,還管著家,京中就沒這么大年紀還管家的老太太;同時也覺得安然同樣可笑,都四十多的人了,其他家夫人早管家了,她竟然還沒撈到家管,可不是可笑么
其實六十好幾還管家,何老夫人也有些心虛,只是大權在握的感覺真是太好了,尤其是她經歷過那幾年何四夫人管家,她待遇下降之后,越發覺得還是自己管家好,這樣一來,別人就不敢不聽自己的話了。
再者府里經濟情況變好,私房不時有進項,這也讓何老夫人舍不得放權。
好在安然從來不催她交權,也從來不抱怨,這種與世無爭的態度,讓何老夫人近年是越來越喜歡安然了,覺得自己這個大兒媳,比三兒媳那個只知道要錢的、五兒媳那個有錢還摳門的好多了。
因為覺得安然好,所以有時何老夫人也會給她點小恩小惠哄著,免得安然看著府里日子過的好,吵著要管家權賺錢,畢竟只要安然沒吵著要管家權,別人也說不了什么的,便是何老夫人,在外面也能拿安然不想管家來當擋箭牌,說自己為什么六十好幾了還不放權,所以對安然這種行為,何老夫人自然要獎勵。
安然也是沒想過,自己偷懶的行為,在何老夫人眼里倒是討人喜歡的行為,甚至還因此得到了獎勵,不由無語,想著自己這也算歪打正著了。
不過何老夫人喜歡管家,她自然沒意見,由她管著,比由何四夫人管著,她還更放心些,畢竟何四夫人管家,錢都到何四夫人口袋里去了,但由何老夫人管家,錢到她口袋里去了,將來她百年之后,她的私房,大房還是有份的,所以安然自然更愿意何老夫人管家,畢竟現在家里這些錢,基本上都是因為自家女兒成了郡王孫媳才帶來的,要是托了自己女兒的福得來的錢,平常分給大家一起用就算了,盈余沒進到大房的腰包,反而進了四房的腰包,那她也是不高興的,所以由何老夫人管家自是最好的。
安然高興,其他人可就不高興了,雖然何老夫人沒當著眾人的面給安然東西,但不管怎么保密,總會傳出點風聲來,這人嘛,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一看何老夫人給安然東西,卻不給她們,她們能高興得起來但是一來,何老夫人是暗中給的,問何老夫人她也不會承認,讓她們沒辦法;二來,就算承認了,何老夫人也會說這些東西是何二姑娘帶來的,所以給她娘多一點怎么了讓她們也無話可說,于是雖然不高興,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
另外,看何老夫人管家,一直在撈錢,幾個庶出房頭也不高興,畢竟安然能想到那些錢以后歸幾個嫡出房頭,這些人自然也猜得到,想著明明是老太爺的錢,應該是他們幾家均分的,全因何老夫人一直掌家,撈錢,錢全進了她的口袋里,這變相地相當于,將她們的錢弄走了,這讓她們怎么能高興得起來呢,于是不少人心里就盼著何老夫人快點死,等她死了,府里總要人管的,而大嫂又不愛管,到時她們就有機會管了,然后錢就能讓她們撈到了。
何二姑娘沒猜錯,王府大房看老王爺和老王妃身體越來越好,心情的確是很不好的,而且隨著老王爺和老王妃活過了一年又一年,一直活蹦亂跳,而心情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