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在這下面,是他茨木童子的尸骨
安倍晴明竟然將他的尸骨埋在自己的院子里,還在上面栽種了櫻樹
茨木說不出自己是什么感受,大約他既緊張,又恐懼。
是的,明明那個男人不在此處,他卻再次感到那個男人的可怕之處。
大陰陽師這么做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用他的尸體做養分,好讓櫻花盛開得更好此類無聊的緣故。安倍晴明用了極為自然,又非常不可思議的方法化解了尸骨上的怨恨。
茨木是亡者的怨恨所產生的妖怪,他的尸骨自然也殘留強力的詛咒與怨恨,尸骨從很大程度可以影響到他,就是因他們以詛咒相連。
在初次相遇的時候,晴明能強制抽取他記憶,用的就是此種原理,無論茨木逃到哪里,躲到哪里,只要他的尸骨在,那么陰陽師就能獲取與他相關的情報,甚至可以利用尸骨來操縱他。
那時候,那個男人的確說過會處理他的尸骨,他以為只是處理掉的意思。
沒想到,那個男人竟然以這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化解尸骨之上的詛咒與怨恨。
一般尸骨上的植物也會吸收尸骨的怨恨,但是這棵樹栽種在大陰陽師的院子里,每天接受正向能量的洗禮,櫻樹將積累的詛咒與怨恨一點點的從尸骨上解析出來,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將它漸漸的化解。
茨木童子想到了很多,他想到自己明明身為妖怪,卻保持著人性,也沒有吃人嗜好。酒吞與他初見的時候,就曾經感慨過他的狀態比較奇特,大部分妖怪都是執念的結晶,會有強烈的偏執與殘酷負面情緒,但這在茨木身上非常不明顯。很多時候,茨木的心情都很平靜,跟那些看起來非常暴躁的妖怪成為鮮明對比。
他想起他的奇怪屬性,身為羅生門之鬼,他本來剛剛死掉的時候無法離開羅生門太遠,就算離開,也只能到羅生門外,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可以在羅生門內自由活動為什么傳說中籠罩整個平安京的結界,對他這個妖怪不起作用
他想起自己的執念,他死于饑餓,到死都不被人接受跟理解,臨死之前依然感到空虛與寂寞。在聽到那美妙的笛音時,第一次感到,啊,原來世上有這樣好聽的音樂,原來繼續存在還能發生好事,第一次產生這類想法的時候
他感到了滿足。
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一個怨念而形成的妖怪,竟然忘記了怨恨
“他把我埋在了這里,因為這里能聽到笛音”
此時此刻,他竟然突然明白了安倍晴明的想法。
既然都是喜歡博雅音樂的人,我來給你一個特定席,讓你能就近聽個夠吧
在這漫長的聆聽之中,你會舍棄怨念,脫骨換胎,這是理所當然之事,因為我們可都是那個人的粉絲嘛喜歡他的音樂的你,一定能欣賞世間的美好,也一定可以成為全新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