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周多的時間,轉瞬即逝。
在孫誠的命令之下,二號基地在建成之后,首次以極高的效率為了一件事而全力忙碌了起來。
不過盡管阿特拉斯他們暫時停止了工業機器人的制造,轉而把所有的資源、能量跟精力全都集中到了對新完成設計的戰斗型機器人的生產中,但一大堆的問題還是撲面而來。
斬鋼軍刀的所需要的塞伯坦合金中有三種稀有金屬無法從地球上獲得,只能另尋替代品,這無疑大大地延誤軍刀的制造。
除此之外,達到八百能量點的能源核心的制造難度也比孫誠他們的預估的還要困難的多。
還要多虧有了襲擊之前的那些數據,在經過了一番攻關后,他們這才勉強做出了能夠為戰斗型機器人充沛能源的大心臟來。
只是,制造效率上卻跟當初他們的技術還不成熟時,為工業機器人制造核心有得一拼,單個工兵幾乎需要兩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制造一套中樞核心出來。
不過,盡管問題重重,但二號基地首次爆發的力量也是不容小窺。
直到準備動身前往西疆羅布泊的前一天時,在阿特拉斯及工業機器人們的努力之下,擺在孫誠面前的戰斗機器人總數赫然達到了七臺。
“七臺嗎,暫時也夠用了”
實驗室內,孫誠看著這些被送過來接受最后調試的戰斗型機器人,心中卻仍有一些不滿意。
倒不是對數量有不滿,而是性能方面。
因為阿特拉斯他們還在試驗斬鋼軍刀的合金欠缺的三種地球沒有的稀有金屬的替代品,所以已經制造出來的這五部戰斗型機器人,悉數尚未裝備斬鋼軍刀。
考慮到新的合金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弄出來,近戰依舊是這款戰斗機器人的短板之一。
視線不由掃過了面前幾臺戰斗機器人的肩部,那里各自裝備著一挺與繳獲自幽魂身上的肩炮十分相似的等離子肩炮,正是阿特拉斯他們根據幽魂所使用的那挺肩炮,做了小幅修改后的產物。
所謂的2標準,乃是工兵們制定的一套用于計算自己所設計的等離子類能量武器威力的計算標準。
這套標準一共有五個量級,由低到高分別為1、2、3、4以及5。
以原幽魂所裝備的等離子肩炮為例,它在這一套標準之中就屬于2級,因為等離子肩炮多發射的是高濃縮的能量彈,爆炸威力略高于五公斤高能混合炸藥,一炮便足以摧毀步兵戰車,甚至從側面摧毀第三代主戰坦克。
1級比2級還要差一些,那是一種小威力的等離子手槍,是孫誠要求工兵他們為現實中的自己所設計的武器,同樣發射的也是高濃縮的能量彈,每一發的子彈威力僅相當于5公斤的普通炸藥,不過一發就足夠摧毀一般標準的汽車甚至防彈轎車,雖然對步兵戰車之類的武器沒奈何,勝在消耗低。
34的爆炸威力已經差不多達到了三十公斤跟一百五十公斤高能混合炸藥的標準了,只有3以上標準的等離子武器才能對汽車人跟霸天虎的高級戰士構成致命威脅,孫誠如今裝備的就是4級的等離子武器,只要一炮命中就能輕易撕裂導彈都無法撕裂的汽車人的機體裝甲。
不過,威力越強的等離子武器,所消耗的能量也越龐大。
孫誠如今裝備的4級的等離子炮,一炮就要消耗80點能量。
可想而知,像是5級的等離子武器,阿特拉斯他們的設計爆炸威力為五百公斤級的武器,能耗會恐怖到何種地步。
而且等離子之類的能量武器還有個非常嚴重的缺點
把能量從火種或核心中提取出來,再傳輸到武器中再發射,整個過程需要幾秒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