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幾百萬年前就已經邁入了能量時代的文明,塞伯坦的科學家們一直認為,純凈的能量體很難在自然的環境中形成。
像是火種,再比如火種源,它們都有著濃郁的人造痕跡。
所以,塞伯坦星球的科學家們發明了能量汲取及轉化裝置,通過把收集來的太陽能、生物能、熱能等經過一系列的提純跟結構重組,將之轉化為更高品質且更純凈的能量塊及能量液。
電能無疑就是一種很適合被轉化為純凈能量的基礎能源,而鈾礦這種放眼全宇宙也只在極其特殊的地質環境下才能形成的稀少礦產,用來發電顯然比火電、水電更優秀。
即便是以地球文明的標準,核電比火電、水電也有著明顯的優勢,控制得當的話它比火電污染一天一地,與水電相比對環境的破壞更是幾乎為零,所以地球上幾乎所有有實力的國家,都把核電列入了商業發電的重要選擇之中。
塞伯坦星球在外星殖民者入侵時期就已經掌握了熱核發電技術,雖然到遠古議會時就已經被更加安全且效率更高的冷聚變全面取代,但多虧了震蕩波,這位霸天虎軍團的大科學家在創造工兵的時候,將自己所收集到的大量技術保存在了工兵們的核心內,這才造就了霸天虎軍團麾下那為數眾多的看似不起眼,卻什么都會的工兵集群。
工兵們不僅掌握著塞伯坦星球的熱核發電技術,連更加先進的冷核聚變技術也有。
不過,冷核聚變需要氘、氚重水、超重水,以用來制造氦3。
而地球上并沒有氘、氚這些天然燃料,需要通過一些手段從氫內提取,這就需要用到大量的工兵。
而氦3雖然在月球上儲量豐富,但墮落金剛現在就在月球上,孫誠可不敢輕易踏上月球,因此只能暫時放棄了效率更高的冷核聚變,選擇熱核發電。
只是,他在這個世界里并非人類之身,所以雖然制定了跟中俄接觸、合作的計劃,但孫誠也沒有給予他們完全的信任。
尤其是事關自己發展最重要的能源,他可沒有主動把自己的短板交到對方手中的想法。
因此雖然有向中方提出希望得到一座水電站的要求,但俄羅斯之行就是為了擺脫能源依舊受困于人的情況,他希望能從北極熊這里獲得充裕的鈾礦石供給。
之前孫誠也曾對美國、加拿大還有巴西的鈾礦動過心思,但在抵近偵查之后卻不得不放棄了。
鈾礦對于每個國家而言,都是那種一旦發現就會引起最高層重視的重要礦產。
所以,幾乎每個國家都不約而同的在本國的鈾礦床附近部署警備,即使一次得手也最多掠奪一批而已,之后對方一定會增強戒備,再想獲得就困難了。
這就迫使孫誠不得不考慮如何通過正規渠道,來獲得鈾礦,俄羅斯因此就成為了他的最佳選擇。
近年來雖然有聲音認為蘇聯解體后,前蘇聯的主要鈾礦資源全部落入俄羅斯以外的其它獨聯體國家,但這種說法其實是有失偏頗的。
至少根據孫誠的調查,俄羅斯擁有規模大于500t,品位高于03的鈾礦床為78個,比哈薩克斯坦同等級的65個鈾礦床多出13個,較烏茲別克斯坦的34個多出44個,是烏克蘭21個礦床的7倍之多,居獨聯體國家的榜首。
如果他調查的數據沒錯的話,那么俄羅斯無疑擁有著僅次于美國184個鈾礦床的鈾礦床數目,規模還在澳大利亞72個礦床、法國47個、加拿大41個、德國16個之上,鈾礦儲備之豐富可是超乎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