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亂先生,我們中國對于這一次的交易非常重視,我們也有意與您建立更深入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在定價上,除了三峽水電站事關我國的電力供給,不可能拿來作為交易。其它要求,我們可以答應你”
這是要把他拿出來交易的所有技術,全都打包的節奏
中方的表現,明顯要比俄羅斯大氣了太多。
當然,這種大氣也跟中俄兩方的經濟實力有關。
五十萬噸成品金屬看似不菲,實則其中大部分都是碳鋼跟鈦鋼,盡管中國這兩年的房地產熱潮炒高了鋼材價格,但平均成本一噸至多五千人民幣,再算上其它的一些稀有金屬,一噸金屬的平均成本雖然被拉升到了四萬人民幣左右,這一項的花費至少兩百來億人民幣。
稀土也是如此,中國的稀土雖然儲量豐富,但售價一向不高,算上其中的一些儲量稀少的稀土,一噸稀土的平均成本按照當前市價也不會三十萬左右,大抵花銷為三十億左右。
相比之俄羅斯,中國2006年的gd已經5萬億美元,而俄羅斯則僅有七千三百多億美元,后者的經濟大環境遠不如中國。
加上,上一次在入侵北都的那間辦公室的設備后,孫誠料定對方事后一定會做調查,所以在撤離時也在設備的硬盤中留下了可交易的幾十種技術的大致介紹。
相信中方肯定已經發現了他留下來的東西,在過去的幾天里也細致的研究過,否則也不可能如此珍惜這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只是
對于機械生命而言,資源雖然重要,但是能源卻事關性命。
雖然俄羅斯之行中,孫誠從北極熊手里摳出了一些濃縮鈾,但熱核反應堆卻需要源源不斷的核燃料,這一供給渠道被俄羅斯所掌握,嚴格來說,仍然還是存在相當風險的。
所以,向中國索要的一座大型水電站,孫誠勢在必得。
“恕我直言,以你們人類的建設速度,三峽水電站至少還得數年才能建成。但如果交給我的工兵們來建設,兩三個月后就能投入使用。幾年的時間,足夠你們再建更多的水電站了。這樣吧,我再做一點讓步,我可以向你們派遣一隊工兵們為你們工作半年。”
這里他所提到的工兵,自然不是真正的霸天虎工兵們,而是由工兵們制造的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的負重跟實際操作能力都在普通工人之上,嚴格來說一個工業機器人至少可以抵得上三個左右的人類工人。
而且它們既不需要吃飯,也不用休息,可以二十四小時一直不間斷的工作下去。
只需要對其程序略作修改,就能讓工業機器人們適應各種作業。
這就是孫誠的底牌之一,一周后隨著俄羅斯資源的移交,二號基地開足馬力之下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制造出數以百計的工業機器人。
到那時候,別說要繼續擴建二號基地、修建熱核反應堆。
就算把給俄羅斯制造潛艇、修建三峽也一并算入,都不是什么難事了。
s
凌晨趕到兩點半都沒弄完,就先睡了。起來才弄完,這章是補前天的,不算在今天的兩章更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