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起眼的地下室,居然是亞洲之星系列超級計算機的實驗室。
孫誠的目光下意識地往實驗室內環視了一周,多少有些詫異。
這里可是亞洲之星的項目實驗室啊,盡管這型的超級計算機是于西元2010年才被南都超算中心對外公布,至今為止也只向外界展示了12兩個型號而已。
但作為中國首款面對商業市場而推出的嘗試之作,亞洲之星超級計算機雖然在性能上不是最好的,卻是當今普遍承認的較為節能、同時也是維護成本最低的一款超級計算機了。
他剛才之所以會對鄭軍另眼相看,就是因為亞洲之星這一型的超級計算機確實有可取之處,或者說是鄭軍他們所追求的將超級級計算機推向市場的行為,與孫成不謀而合。
在他看來,超級計算機確實是國之重器不假,但將它束之高閣而不是積極將之推廣應用,無疑是一種嚴重的資源浪費。
為世界所關注的亞洲之星系列超級計算機,就是在這間不起眼的實驗室內搞出來的,這確實是個令人難治知心的事。
不過環視了一周之后,他才不動聲色地在心里點了點頭,這里不簡單。
實驗室的空間并不大,只有六七十平米的樣子。
進了門之后,沒幾步便是幾排布局整齊的工作區,孫誠剛才粗略的掃了一眼,不多不少剛好36張辦公桌,上面不僅擺放著工作用的各種臺式、筆記本電腦,甚至不少工作桌上還能看到有些雜亂擺放著的書籍跟文件。
工作區集中在實驗室的正中間位置,前方的墻體上被三面巨大的屏幕遮掩了大半,其中左右兩側的屏幕上各自顯示著密密麻麻的分區獨立監視鏡頭,不出意外應該所拍攝的應該是亞洲之星的機房,而中間那堵巨大的屏幕上所顯示的則是一組組數據,“溫度xx,濕度xx,主板檢測cu溫度”
實驗室的兩側墻體,則被兩堵巨大的透明玻璃墻所取代,墻上各有有一扇小門,透過透明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實驗室周圍的另一個巨大空間中,一臺臺超級計算機特有的柜式處理器跟設備箱被排列地整整齊齊。
不出意外,那應該就是亞洲之星系列超級計算機了。
幾人先后走進了實驗室后,一群白大褂立刻就把孫誠里一圈、外一圈,很快圍了起來。
沈培源跟許淳被冷落在了一旁,不過他倆倒是知趣,知道今天的主角不是自己,因此還沒進實驗室時就主動跟孫誠讓開了一些距離。
“這位小同志就是孫總吧”
一個看起來年齡約莫五六十歲,頭發都有些花白了的老者率先走到了孫誠面前,他主動伸手跟孫誠握了握,臉上盡是笑容“之前鄭主任帶了一塊全新的dra設備過來測試,說是你們公司的產品。現在的年輕人真是了不起啊,質量比之國外也是不差分毫”
孫誠揚了揚眉,他總感覺這話是話里有話。
之前他借沈培源之手,向超算中心這邊贈送了兩塊50t內存的存儲設備,從規格到外接技術都是嚴格按照超算的設備標準來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