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亂的人”
陳仲遠只覺得在聽到了這個回復的一瞬間,不止他自己,整個指揮中心內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不是就好,不是就好”
他甚至可以聽到自己手下的一個參謀,在一旁不住的大喘氣。
對此,他也清楚是為什么。
并不怯戰,但近年來隨著軍官們越來越高的軍事跟政治素養,這些在接觸外星生命最前線的軍人們都知道跟迷亂繼續維持合作關系能給自己的國家帶來多大的好處。
“既然不是迷亂閣下的人,那就好辦了”陳仲遠連忙命人將這一消息迅速向北都匯報,同時果斷地下達了命令,“通知前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不能讓那兩個霸天虎,繼續再深入了”
“是”
前線一路在空中執行伴飛及監視任務的那隊殲11戰機,很快就收到了命令,并且迅速做出了反應。
殲11是一款性能優越的單座雙發重型戰機,是中國在向俄羅斯購買了蘇27sk的生產授權后,部分采購俄羅斯產配件于國內組裝生產的戰機。
因為眾多的歷史遺留問題,新中國自建國以來,基本上與周邊所有鄰國都存在領土跟領海糾紛。
再加上蘇聯解體之后美國逐漸改變七八十年代以來的對華政策,銀河號事件、黃海對峙、臺海危機,隨著美國的步步緊逼,中國在自行研發國產三代戰機并升級本國大量服役的二代機的同時,對于三代重型戰機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
蘇27就是在這種糟糕的國際大環境下,從當時剛從蘇聯獨立出來的俄羅斯引進的。
盡管無論從政治、經濟跟軍事等角度來看,蘇27的引進都可以說是中國近代軍購中最值得的一筆買賣。
但當年蘇27的引進也談不上完美,外購軍機被閹割這一點是慣例倒也罷了,蘇27的底子畢竟擺在那里呢,再怎么閹割都是一款性能優越的重型空優戰機。
不過,當初俄羅斯在中國引進這款戰機時還有個硬性要求,嚴禁在臨近中俄邊境的北方地區部署這種戰機。
雖然站在俄羅斯人的立場上,這是個合理的要求,但要知道的空軍自成立以來,六成以上的部署都是為了抵御來自北方的戰略轟炸機。
所以蘇27嚴格來說并不能滿足的需求,這才有了后續殲11的出現。
最初為了獲得老毛子的生產授權,中方訂購了不少的殲11配件,所以最初幾個批次的戰機根本談不上國產,只能算是組裝機而已。
不過,老毛子顯然有點小瞧了已經通過融入世界貿易體系中,快速發展起來的中國軍工,從獲得生產授權之初,沈霍伊就組織了大量的軍工人員對蘇27進行全盤繪圖,再結合使用蘇27多年的經驗,開始大刀闊斧的對其進行了修改。
小到一個螺絲、大到機身材料、電子設備,除了毛子的核心發動機,中國因為在航發這一塊短板嚴重暫時沒有能力進行升級外,其它都進行了國產化處理,同時對其做了進一步的性能增強。
殲11b就是國產化改造后的第一批性能增強型,除動力跟火控雷達較俄羅斯裝備仍略有差距外,在其它方面都已經趕上甚至小幅度超越了俄軍所裝備的原版。
“xxx收到,執行最后一輪重復警告”
從西疆軍區跟上級軍區趕來的軍機,已經從最初的一個飛行大隊共十二架戰機,增加到了整整一個航空團共四十架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