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近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僅僅對空防御系統就已經部署了256套s300u型防空導彈發射系統。
按照俄式標準,一般1個營是4個發射單元、16套發射系統來換算,在二號基地的周圍赫然已經部署了16個防空導彈營。
可不要以為這個數量很少,恰恰相反,當初孫誠開口指明要跟老毛子買s300時,他們雖然樂得出口這種性能落后的防空導彈來跟他換取更多的外星先進技術,但想等到俄羅斯的軍工企業生產出新貨最快要七個月,再到完全滿足他的所有要求,恐怕沒有五六年根本辦不到。
偏偏孫誠要得又很急
最終經過了幾次磋商后,他出了購買新貨的價錢,毛子從俄軍現役裝備中抽調了一批已經服役三年以上的老款交付給了他。
饒是如此,也不過勉強湊齊了四個防空導彈營的裝備而已。
而二號基地這里之所以能有這么多,原因不言而喻。
在得到了他的命令后,阿特拉斯他們不得不抽調了一批工程師跟工兵們,改造了兩條生產線專門用于生產跟改造s300系列的防空導彈。
他們實際上并未進行大改,一來s300系列在地球上雖然談不上最先進,但用來對付絕大多數的戰斗機跟導彈還是夠用的。
二來,它的威力已經足以傷到霸天虎跟汽車人的飛行單位了。
所以在產量至上的理念下,工程師們只是為其增加了一套自動化控制系統而已,它們存在的意義,只是保證基地不會在遭遇來自天空之上的打擊時,一點自保的能力都沒有。
當然,只防御而不具備反擊的能力,素來不是他的作風。
孫誠其實一直都在謀求獲得一種決定性的戰略武器,比如中遠程彈道導彈甚至核彈頭。
可惜,他接觸過的兩個國家,無論是毛子還是遠東的那個紅色政權,在這一方面的態度都非常的堅決,哪怕他退而求其次地希望能夠采購一些常規彈頭搭配,也一直表現地非常謹慎。
沒奈何之下,他們只好自己動手生產了。
孫誠使用了一些上不了臺面的手段,竊取了毛子的ss21,也就是俗稱為甲蟲的短程彈道導彈的部分封存資料。
本世界的老毛子在前蘇聯時期曾經跟美國佬簽署了一份自廢武功的中導條約,在那之后盡管仍有部分的技術保留,但俄羅斯在中程跟中短程導彈上的技術荒廢程度比想象中要嚴重得多。
三個月前,隨著完全吃透了相關的技術,第一枚甲蟲導彈已經被制造了出來,到現在基地已經儲存了超過五十枚。
這種被工程師改良后射程足足增加了一倍,達到了兩百五十多公里的短程戰術導彈,雖然裝備的還是普通彈頭,也足夠傷到威震天跟擎天柱那樣的領袖級戰士了,算是他手中握著的好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