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都,寧江科技園區某棟老式的六層辦公樓之中。
孫誠看著經過了兩個多月的裝潢,已經煥然一新的辦公樓,臉上也是難得的露出了些許笑容。
“陳教授,你看這辦公場所還滿意嗎”
與他一起參觀這棟辦公樓的,是一位看起來年齡約莫四十多歲的中年教授。
這位中年教授名叫陳元,是南工大電子工程專業的一位教授,他原來也在南工大校方管理的一座研究所內擔任副所長。
這位教授雖然今年才42歲,在境內外的專業刊物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并不是很多。
在南工大的課程表安排中,電子工程屬于微電子專業的選修課,所以孫誠對陳教授還是有些了解的。
他的課程談不上風趣幽默,但這位在37歲時就升任教授的陳教授,絕對是兢兢業業的典型,從備課、到講解,哪怕連選修課點名都是一絲不茍,是南工大赫赫有名的學分殺手之一。
對于高級科研人員而言,四十到五十歲之間絕對是研究狀態的最佳階段。
四十歲之前,或許會因為經驗的不足出現種種失誤。
五十歲之后,隨著身體狀態的大幅度衰減,人的研究能力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所以南工大安排正當最佳研究年齡,做事態度又是一絲不茍的陳元教授來智能機械實驗室,不可謂不用心。
據孫誠調查,陳元教授除了對待工作的態度認真外,私底下也從未曝出任何有損人品的事情。
這就夠了
南工大借調到智能機械實驗室的研究團隊,除了陳元教授外,還有兩位副教授,跟一支多達六十多人的研究團隊,其中僅博士學位持有者就有五位,碩士學位持有者更是達到了二十七位。
孫誠對南工大的還是非常相信的,理工生大多也不會有那個花花心思去耍手段、走后門,他相信南工大送過來的第一批科研人員的優秀。
陳元教授點了點頭,“孫董用心了,就一個過渡階段的實驗室來看,這里完全合格了”
看得出來,他是一位不茍言笑之人,相比平時也是這個樣子。
孫誠“是的,智能機械實驗室未來的研究已經開始動工建設了按照我們提出的要求,快則七八個月,慢了也就是一年,實驗室就能搬過去”
兩人走進了已經裝潢一心的辦公樓內,從一樓一直逛到四樓,陳元教授越看越滿意,臉上也忍不住地露出了淺淺的笑容。
“孫董用心了”
這是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也的確是發自內心的一句話。
即將投入使用的這座實驗室,實驗器材都已經提前運過來、安裝完畢,并且經過了初步測試。
不差錢的孫誠,對智能機械實驗室還是非常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