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過了長達二十多天的完善加零部件制造,那艘由孫誠親自設計的小型飛船,終于在他從新鐵堡城返回的半個多月后,進入最后的組裝階段。
孫誠得到了通知后,親自來到了位于二號基地主控中心六公里外的一處河谷工廠內。
“主人,歡迎來到希望號的組裝車間我們現在正在進行最后的組裝”
他來到的時候,阿特拉斯正坐鎮在組裝車間內,親自監督最后的組裝工作。
孫誠點點頭,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他們進行最后的組裝,沒有打擾的意思。
負責組裝工作的主力是十四位霸天虎工兵,寬敞的車間內,不斷有運輸機器人進進出出,將一個個零部件從數十個不同的生產工廠內運來,堆放在工廠內的指定位置。
十四個霸天虎工兵不斷上下來回,他們拿起一件件零部件,以極高的效率將其快速裝配在一起。
這種時候,機械生命的超級生產力便盡顯無疑了。
阿特拉斯跟十四個霸天虎工兵,以及周圍上百個運輸機器人的數據網絡便鏈接在了一起。
他們的核心不斷比對,每一次拼接都是準確無誤。
有工兵可以輕易搬動重達一兩噸的大型部件;
有工兵雙眼掃描,記錄著每一處安裝部件及船體的實時數據;
有工兵小心地將只有幾厘米的芯片快速鑲嵌在關鍵設備中;
有工兵雙手十指化為電焊,噴射著藍光迅速把互不相連的部件焊接在一起。
看似繁多的上百萬個零部件,實際上甚至不需要多長時間,他們就能將其完整的拼接一起,組裝成一艘飛船。
這就是現在的二號基地,擁有將近三十位霸天虎工程師、數百工兵、超過十萬各型機器人的強大生產與制造能力。
工兵們的組裝速度很快,孫誠抵達組裝車間沒多久后,一艘飛船便開始漸漸成形。
最終定型的飛船與他自己當初設計的外形大致相似,不過內里卻有了不小的改變。
這是一艘利用塞伯坦文明的探索者級飛船上的相關技術,對獵殺者文明小型飛船改造后,誕生的一款實驗性質的飛船。
因為是在迫在眉睫的戰爭預感下誕生的過渡性質的試驗飛船,無論孫誠還是之后對它進行改造的霸天虎工程師及幻、探索者203,都沒有在技術跟噸位上進行升級。
這是一艘扁平的流線型飛船,整體如同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看起來與美國b2隱形轟炸機有三四分相似。
最終定型時的飛船長度2751米,翼展323米,高1536米,飛船的最終空重達到了9425噸,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164噸左右。
船身的主體材料為鈦鋁錳合金及鉻合金等十幾種金屬材料,不僅可以極大減輕,耐高溫性能也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