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小時后,還是那座地下實驗室內。
孫誠看著面前一個足有近五米高,只怕不下二十多噸重,外型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可以拖曳的貨柜箱的設備,有些好奇地問道“這是什么”
“傳送裝置我們目前還處于技術消化跟摸索階段,尚且無法實現統帥你之前給我們的視頻中,看到的那種傳送門”
“哦”
孫誠心中多少是有些失望的,但他現在也不是一無所知的科技小白了。
科技就像是一棵樹,而攀登科技樹的過程,也如同一棵大樹的成長過程一樣。
也許營養充足的情況下,成長速度可以更快一些,但這個過程并沒有什么捷徑可言。
阿特拉斯他們現在就處于這種情況
孫誠從天火跟御天敵記憶數據中提取出的有關太空橋的技術都不是完整的。
前者有關太空橋的技術最混亂,這也是他在找到了天火并讀取了他的記憶之后,一直都沒能掌握這項技術的原因。
大概在天火看來,太空橋技術對他的重要性,只在一些關于自己的私密記憶之下吧。
而比起他來,在御天敵的心中,顯然太空橋技術算不上太過高大上的東西。
孫誠從他的記憶數據中,讀取到的有關太空橋的技術相對成體系,盡管也一樣不完整,有些關鍵性的東西被他可以加密了。
但就算并不完整,交給阿特拉斯他們之后,也成為了營養跟參考,讓原本研究太空橋技術舉步艱難的情況,效率獲得了飛速提升。
但技術被吸收本身就需要時間,同時因為孫誠從御天敵那里弄來的太空橋技術也一樣并不完整。
所以就算有參考,他們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利用智腦進行模擬試驗,在模擬試驗的過程中,逐漸按照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建立一系列方便使用的公式、模型,并找出其中錯誤的數據,然后針對性的進行攻關。
最終,在累積足夠多的數據后,才會進行一次實驗。
走上前一步,孫誠快速伸出手按在那個傳送裝置之上。
數十根宛若液體一般的金屬骨節,很快從他的手臂中躥出,迅速扎進了那個傳送裝置內。
在此過程中,它們就仿佛是完美地融合進了那個創送裝置內一樣,絲毫沒有留下半點的痕跡。
而隨著數十根金屬骨節的插入,孫誠的眼中,快速閃過了一行行形態各異的詭異圖文,正是塞伯坦文字所形成的數據流。
對這個傳送裝置的掃描,只持續了不過數十秒的時間。
孫誠很快就收回了金屬骨節,而當他抬起手的時候,面前那個創送裝置上面,依舊看不出任何孔洞。
“很精密的設備”
他在心中感慨了一句,原以為面前這個傳送裝置,比起御天敵曾經制造出來的傳送裝置,要差了許多。
沒想到這個傳送裝置的內部元件之精密,足足多達數百萬。
很多接近納米級的元件,估計要舉地球之力,才能制造出來。
當初御天敵曾將一部分的傳送裝置發射到了外太空去,孫誠在開羅之戰初,甚至一度想過要不要曝光金雕系列的小型飛船,直接從外太空捕捉到一些傳送裝置,然后帶回來研究。
可惜,也不知道是御天敵提前想到了那些傳送裝置會被人給盯上,又或者汽車人制造出來的那些傳送裝置,存在一些質量問題。
在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傳送門之后,位于太空的那些傳送裝置,基本上都在爆炸之后化為碎片,一部分在墜落到大氣層內時被高溫蒸發,少部分則變成了地球外太空的危險垃圾。
“準備開始試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