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姿月韻,氣質斐然,讓人見之難忘。
裴如意緩緩眨了一下眼睛,然后才對穗兒道“哎呀,小姐我也不知啊。”
她把那紫檀盒子仔細放好,然后便笑著起身,往暖房徐徐而去。
“總要遇見了那么個人,才知自己想要什么。”
趙允寧遠在安南的那些歲月里,一共給裴如意寫了四封信。
春夏秋冬,一年芳華盡在筆墨之中,待到天佑二年春日,安南已恢復平靜祥和,賢王終于領著五萬大軍班師回朝。
春日時節,正是百花盛開時。
汴京的汴河涓涓流淌,汴河兩岸,柳條掛上新綠,迎春染上胭脂,和煦的風里似都帶著花香融融,一眼便能看到好年景。
百姓們脫下厚重的襖裙,換下風帽披風,穿上了單薄輕巧的衫子,披上了五彩斑斕的披帛。
在這般春暖花開的時節里,闊別汴京將近兩載的安南軍重歸故里,回到了這一片熟悉的故鄉。
裴如意一早便知大軍會在三月初回京,只沒想到會如此快,不過眨眼功夫,除回歸各地軍鎮的士兵,其余數萬人已在南熏門內的龍衛營駐扎,就等次日小官家、太后及宗室重臣親迎。
裴如意聽到這事時恰好是晚食時分,裴明昉忙了幾日,今日特地歸家陪陪家人,便說了幾句。
“明日小官家和太后都會出宮,一起至朱雀門親迎賢王及安南軍,介時咱們也要一起去朱雀門迎軍。”
裴明昉一邊佯裝漫不經心,一邊看了一眼眼睛瞪得老大的女兒。
裴如意一聽說賢王已經到了城外,立即便激動起來,嘴角忍不住上揚,卻還是努力維持著成熟穩重的大小姐氣質,并未太過興奮。
但她這樣子,卻把裴明昉看得頗有些吃味,堂堂宰執也忍不住冷了聲音“團團,這么高興啊。”
裴如意抿了抿嘴,瞥了一眼老大不高興的父親,也不知為何,就是有些想笑。
她看了看一臉無奈的母親,還是憋不住笑了“自然是高興的,寧哥哥要回來了。”
坐在一邊正努力吃飯的裴停舟突然聽到寧哥哥這三個字,猛地抬起頭,眨著眼睛問“姐姐,是寧大哥回來了嗎什么時候才能見咱們去接他回家吧姐姐”
裴停舟生得晚,他出生時大哥都已成婚,甚至小侄子都快生了,他小時纏著姐姐玩,略大一些,便多了趙允寧這個寧大哥做玩伴。
說是玩伴,不過是哥哥姐姐的跟屁蟲,平日里只要能出去玩,他總是想盡辦法跟著。
無奈姐姐太忙了,總有上不完的課,哥哥也不是自家的,不能日日陪他玩,所以幼年時的裴停舟,其實是有些寂寞的。
好在,裴明昉和沈憐雪都是貼心父母,沒有兒子寂寞太久。
既然在家無所事事,便跟著哥哥姐姐一起去讀書,管他多大年紀,管他能不能聽懂,先把這小子放出去再說。
于是,裴停舟就又開始給裴如意和趙允寧當小師弟。
只不過這孩子別看小小年紀,卻意外喜歡讀書,人也很是機靈,自從去了丹鹿書院,他就不怎么再追著裴如意他們跑了,不過那時候他才六歲,課業都做不完,也沒什么空閑往外跑。
不過雖說一起玩的時候變少了,但裴停舟卻依舊崇敬哥哥姐姐,趙允寧自己沒有弟弟,便也很喜歡他,在安南時也給他寫了一封信。
這會兒聽說寧大哥回來了,小圓圓瞧著比姐姐還要高興。
見兒子也這般模樣,沈憐雪噗地笑出聲來,倒在邊上差點笑出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