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來十里坊,不知世間如何千奇百怪。
如此說著,沈憐雪的手就沒那么冰了,她也能平順呼吸,便就領著女兒緩步往里走。
一步一步,走入了熱鬧的市坊里。
沈如意一直仰著頭看母親,見她只是微微皺眉,面色沒那么蒼白,心中也略放下心來。
兩個人一路往里走,沈憐雪要尋油紙,心里有事,便顧不得那許多,眼眸里一直盯著兩邊鋪子瞧,臉也略抬起來。
就在這時,一個詫異的聲音響起“是你”
沈憐雪回過頭來,就看到一個年輕的陌生男子,他站在離母女五六步的位置,身上穿著圓領窄袖袍,頭戴軟幞頭,做小吏打扮。
他眼睛很小,鼻子也塌,看起來不太正經。
沈憐雪下意識把女兒往身后拉了拉,沒有理他,轉過身繼續往前走。
在她身后,那小吏摩挲著下巴,那雙窄縫一眼的眼眸閃過賊光“居然真是她,沒想到那孩子都這么大了。”
小吏一邊念叨著,一邊壞笑地轉身就走。
沈憐雪自不知他說了什么,她只牽著女兒飛快往前走了十來步,這才微微停下。
沈如意小聲說“娘,那是早起騎驢的兇徒。”
早上那會兒,沈憐雪整個人都嚇僵了,根本沒看清那人容貌,只匆匆看了一眼衣裳。沈如意倒是認真瞧了,把人記在心里。
沈憐雪倒不太怕同一個陌路者有交集,她怕碰到沈家人,怕碰到那對母女
一聽是早晨騎驢行兇者,沈憐雪略微松了口氣。
“嗯,他應當不會糾纏咱們。”沈憐雪說著,迅速領著女兒往前行去。
十里坊什么都有賣,要買特定之物,就得細細尋找,母女兩個找了得有一刻,才找到賣油紙的鋪子。
油紙鋪子只賣油紙,有裁好的各種大小的,也有上面帶印花的,甚至還有新鮮顏色的,很是喜人。
沈憐雪瞧了,裁好的一刀要貴五文錢,她算了算,能包住煎餅的一刀差不多五十張,一百張就是十文錢。
攤子暫時只能上午開張,沈憐雪便自買了十刀紙,準備家去裁好。
買了紙,沈憐雪把它們仔細塞進包袱里,背在身上,又花了三十文買了個放面糊的帶蓋木桶、三個小罐子并一個長柄勺,就算是辦妥了。
買完這些,沈憐雪把東西都背在身上,壓得她脊背都略有些彎了。
她同女兒說“團團可要再逛逛娘給你買個紙蝴蝶好不好”
沈如意卻搖搖頭,說“娘,我渴了,咱們家去吃茶吧。”
她不想讓母親背著沉重的木桶艱難行走,懂事地要求回家。
沈憐雪摸了摸她的頭“好,下回娘再帶你來玩。”
之后兩日,沈憐雪一直在家調制醬料,練習手法,直到第三日,那定做的平鍋送了來,沈憐雪頓時有些緊張。
然她還沒來得及準備次日開張事宜,一道尖厲的嗓子就在門外響起“我說沈娘子,你這幾日不上工,在家養尊處優呢”
作者有話要說宋朝的食物叫法跟現代有很大區別,總結來說
包子叫饅頭,饅頭叫炊餅,餃子叫餛飩,餛飩叫馉饳,面條叫湯餅、馎饦等,還挺有意思的
我明天努努力,看看能不能更六千,么么噠發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