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已是十月末,還有六七日才到十一月初,倒也不急安排度牒的事,如今沈憐雪想的卻是如何讓煎餅賣更多一些。
她道“一會兒咱們嘗嘗芥辣瓜,大抵能試著做出來。”1
芥辣瓜一打開陶罐,辛辣之味便撲面而來,沈如意忍不住打了個噴嚏,捏著鼻子說“好嗆。”
沈憐雪對味道很敏感,她取了一小塊出來,先遞給女兒,讓她就著水吃,然后自己再取一塊,放在嘴里細細品味。
芥辣瓜的味道確實很沖,辛辣之味仿佛帶著氣,直竄鼻尖。
壇子里除了辛辣之味,也有酸澀氣息,應當加了醋調和,所以最終的味道豐富,辛辣酸爽,很是壓口。
沈憐雪忍者嗆,又細細品了一根,這才算摸清做法。
“明日便去問問香料攤,他們大抵知道如何做芥辣醬,待做得芥辣醬,這芥辣瓜就簡單了。”
她又想了想,呢喃道“不過,若是佐以煎餅,倒是不用那么沖,味道淡一些,起了壓口解膩之用,便可。”
如此說著,她就把這一小瓶芥辣瓜放起來,準備下回再做菜湯時用來佐餐。
準備完次日的面糊,沈憐雪跟女兒早早便睡下。
次日,沈憐雪四更便醒了,經過前頭兩日,她已經沒那么膽怯,覺得可以自己出攤。
她跟揉著眼睛的女兒道“團團,今日娘自己去吧,你在家小心些,不要碰爐子,若是餓了,再去尋娘。”
此時已經是深秋,天氣一日比一日寒冷,中午時還好一些,早晚若有寒風,都有些令人瑟縮。
她之前已經給女兒準備好了夾襖和風帽,知道她不會凍著,卻也心疼。
沈如意搖了搖頭,她翻身坐起來,自己穿衣“不行,團團要跟娘在一起,而且團團想吃湯包。”
睡得早,早上便餓得早,沈憐雪斟酌一番,還是不放心把女兒獨自放在家中,便點了頭“好,但你得跟娘保證,若是累了就歇,不能勉強。”
母女兩個絮絮叨叨地出了門。
經過前面兩日,團團煎餅已經略有了些名氣,并非如何引人流連忘返,夜不能寐,而是因其熱乎和舒適,讓人心中難以忘懷。
今日剛一開張,便立即有人過來排隊,還有同沈如意打招呼的“團團老板,早安。”
沈如意響亮地說“早嬸娘叔伯,恭喜發財。”
她這一吆喝,把每個人的瞌睡蟲都嚇跑,饞蟲立即翻涌上來。
食客們笑作一團,都說“團團老板好神氣,你也恭喜發財。”
沈憐雪讓團團自己數十個錢,跑著去買了一個大頭大的灌湯包,然后回來在攤子前吃。
這會兒過來排隊的都是熟客,也不用沈如意如何吆喝,他們自覺排隊拿餅給錢,一切都井井有條。
汴京的百姓們,都能靠自己過上好日子。
沈憐雪一口氣做了一百多將近兩百個煎餅,再抬頭時已經天光大亮,金烏從云層里探出小腦袋,小心翼翼觀察人間。
這時,汴河大街東側的鐘樓突然響了一聲,沈憐雪動了動耳朵,才發覺到了辰時正。
她正要去看還有多少油果子,沈如意就道“娘,還有二十七根。”
沈憐雪松了口氣,趁著這會兒沒什么客人,對女兒道“今日比昨日賣得快一些。”
已經有了兩日經驗,會從這里經過并要上早工的百姓,大抵都會自己算時候過來買煎餅。
五更時人最多,但略等半個時辰之后,人便逐漸變少,左不過等上一盞茶的工夫便能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