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心情好,沈憐雪自己心情也是極好的。
她似乎已經不太在乎白日的生意,只要能把油果兒賣完,不會又剩下一堆,就能讓母女兩個高興。
她們高高興興站在那,沈憐雪還讓沈如意自己去買灌湯包,母女兩個準備先吃早飯。
沈如意啪嗒嗒跑過去,先問“月嬸嬸,團團今天漂不漂亮我娘給我買了新衣服,我好喜歡。”
衛月嬌早就瞧見她了,這會兒等她過來,收了錢給她拿了三個包子,又送了一碗水飯“我們團團就是漂亮,這身衣服也好看,回頭嬸嬸也給你荷花姐買一身。”
沈如意使勁點頭“好那個鋪子的嬸嬸也漂亮。”
衛月嬌喜歡得不行,伸手捏了捏她的臉,同沈憐雪說“你家這個,真是個小人精,卻也而特別愛人。”
沈憐雪聽到別人夸自己女兒,心里就舒坦,一向淡漠嚴肅的面容也多了幾分喜氣,甚至還有些笑模樣“她就是愛說話,跟個小麻雀似的嘰嘰喳喳。”
閑聊幾句,客人便陸續登門,沈憐雪和衛月嬌便各去忙碌,沒空閑話。
這幾日觀察下來,沈憐雪也注意到對面的王氏夫婦其實都很懶惰,他家那漢子雖是廚子,都是他來攤煎餅,但每每見客人多了,也很不耐煩,態度是極不好的。
那婦人更是時時挑著眉眼,不過大抵是見錢眼開,客人若要多問幾句,也都勉強答了,卻不熱心張羅。
他們似乎只對收錢感興趣,若說好好做煎餅吃食,卻是沒有的。
沈憐雪瞧著他們那邊攤位,見便是便宜一文,食客們也漸漸不買賬,沈憐雪一直咬著牙沒降價,倒是頗賺了一波口碑。
老食客陸陸續續回來,沈憐雪的生意又重新好了不少,她每日大抵能賣到一百七八的樣子,往常賣完就走,也不多盤桓。
而這幾日,因著沈憐雪一直不降價,王氏夫婦的臉色越發難看,似乎他們便宜的那一文錢被沈憐雪搶了來,就連那婦人也開始不耐煩起來,惹得食客越發沒趣,便也不去找他們買煎餅。
沈憐雪雖總是板著臉,喜怒不形于色,但她做煎餅是極為專注的,更要緊的是,這攤位上有可愛的小囡囡,那一張嘴就跟裝了黃鸝,能跟客人們嘚吧一上午不嫌累。
冬日里,等候的時候本就多了幾分不耐,可這恰好有個開心果,倒是讓食客心情好了不少。
如此一來,王氏夫婦即便降價拉了一波客人,卻也沒有維持多久,不過日的工夫,客流又漸漸淡薄,只剩百十來個了。
即便百十來個,生意也是賺的,放在沈憐雪這里,能賣一張是一張,她心底里都是高興的。
沈憐雪瞧著生意穩定,回家忙了兩日,做出了一種很薄很脆的酥餅。
這種酥餅是把和面團搟成薄片,放到油鍋里炸,可以蓬出酥角一般的酥脆表皮,而內里無餡,一口下去嘎吱作響。
這是沈如意想的法子,沈憐雪嘗試幾日,終于做出大小正好的酥餅,在家里又試了幾回放到煎餅里的味道,還拿去給孫家劉家和李麗顏嘗,大家一致都說好后,她下午就在家里炸了五十個左右,仔細放到籃子里,待到第二日開攤來賣。
如此第二日再開攤時,沈憐雪就直接在攤位上擺了炸好的金黃酥脆的酥餅。
會來她這里買煎餅而不去王家的,要么就是不喜臟亂,要么就是喜歡沈如意,要么就是老饕,對吃食很是嚴謹,輕易不肯糊弄。
第一二類暫且不倫,便是第三類食客最是喜歡嘗試新品。
這一筐酥餅剛擺出來,就有老客問“團團老板,這是什么”
他們都知道要問沈如意不問沈憐雪,而沈如意也能回答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