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論如何,沈憐雪似乎已經扳回一局。
待到人群都散了,那個巡檢司的什長也率隊離開,老食客們重新在沈憐雪的攤位前排隊,王氏夫妻才直起身,怨憤地看向沈憐雪。
然而沈憐雪此刻卻并不理會她,她手腳麻利地攤煎餅,一邊攤一邊還勸“今日只送老客,每一位客官我都記得。”
有想渾水摸魚的悄悄退出隊伍,剩下的嘻嘻哈哈,都顯得分外高興。
雖耽誤了會兒工夫,卻白得一頓早飯,也算是賺了。
還有食客道“老板,剛聽前面的人說脆餅好吃,明日多做些吧,晚些來都沒了。”
沈憐雪點頭“好。”
她偶爾會同食客交談幾句,問問食客的口味,聽聽改進的意見,這一上午說的話,甚至比之前十幾日都多。
但她卻真的不害怕了。
沈憐雪忙著做煎餅,邊上沈如意一根根往上夾油果兒、折油紙然后笑著說“嬸娘明日見。”
母女兩個配合默契,母親干活伶俐,女兒活潑可愛,當真是汴河沿岸最美的風景。
不過多時,煎餅就送出去大半,沈如意突然開口“這位阿伯,您以前沒來過哦,別欺負團團年紀小,團團都記得的。”
孩童清脆的聲音在清晨的河邊響起,那男人眼睛一轉“你怎么知道我沒來過我前日來過的,你自己忘了。”
沈如意也是重生之后才發現自己的記性變好了,無論是她看過的那本奇怪的書,還是那本菜譜,她都沒有忘記。
而重生以后遇到的人事,她也大多都記得。
其實也并非是因這種奇特的際遇,沈如意自己想了想,大概是后來跟著師父游歷大宋,師父教她讀書識字,教她背書修道,她已經開蒙,比尋常孩子自然機敏得多。
當然,師父也曾夸過她,說她是個相當有悟性和靈氣的孩子,而且非常聰慧,許多東西幾乎是一學就會。
沈如意一邊得意地想著自己的優秀,一邊特別斗志昂揚地道“阿伯,您就是沒來過。”
那中年男人變了臉色,他等了一眼沈如意,有些急切地對沈憐雪說“老板,你管管你女兒,就這么對待熟客”
沈憐雪認真做著煎餅,沒有如他所愿管教女兒,她道“團團說的不會錯,這位客官若想嘗煎餅,明日請早。”
她說話的工夫,一份新的煎餅出鍋,她把煎餅遞給了前面的食客,那中年男子很快便要排到。
他不滿地嚷嚷“老板你自己答應要送老客煎餅,現在怎么翻臉不認人了聽個小丫頭片子胡吣,這不是胡來嗎”
有了一開始沈憐雪那句話,許多想要渾水摸魚的都灰溜溜走了,現在還沒走的,自然是臉皮極厚的賴皮。
他這一鬧,又說沈如意的壞話,后面就有食客煩他“你說什么,我不說日日來,也買過十來回,我怎么沒見過你。”
“還有,不許你說團團不好,我們團團是最好的小囡囡。”
七八歲的小姑娘,每天陪著母親早出擺攤,便是寒冷冬日里,也沒見她躲懶。她人小,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個人就能看出她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這樣的好孩子,人人都稀罕。
沈如意被夸了一句,微微紅了臉“也沒有最好啦,就就是有一點點好。”
食客們便笑起來,給這個小小的攤位增加了不少歡聲笑語。
中年男人斜眼一吊,冷哼道“我看你們是欺負我,我要是走了,后面就能多排一個人,我偏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