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明昉一人坐在餐桌上,慢條斯理吃著清蒸鱸魚。
他也不用親隨伺候,自己挑刺吃魚,吃得緩慢又優雅。
裴安立在他身邊,只做端茶倒水的簡單活計。
突然,裴明昉冷聲問“之前有一日晚回京,碰見有人鬧事,如何”
他其實是吃著魚,看著那白白嫩嫩的魚肉,和鱸魚那鼓鼓的圓眼睛,想起了那日的那個小囡囡。
小小年紀,倒是知道心疼母親。
裴明昉對外人之事一貫漠不關心,但卻看不慣坊間不顧禮法,不講刑律的罪行,因此才有了開口幫襯一事。
裴安對此很是習慣,并不覺有何異樣。
他看自家大人安靜吃魚,仔細回憶起那日事,道“后聽聞那位沈娘子道自己的煎餅絕無腐壞,都是干凈鮮食,她便把當日所有飯食都送出,沒有收一文錢,若是免費得用有恙,大可尋巡檢司來找她,她一力承擔。”
裴明昉夾魚的手微微一頓,他確實沒想到,當時那個瘦弱的老板娘,竟還有這般魄力。
“倒是不錯。”他點評一句,頓了頓又道,“倒是個令人敬佩的小娘子。”
裴安喜歡吃那家煎餅,偶爾早晨從此處路過,總會買上一張,打打牙祭。
“大人,那煎餅確實好吃,自那日起,沈娘子的生意便越來越好,聽聞現在一個早上能賣幾百張,很是厲害。”
裴明昉沒吃過這般煎餅,他早起上朝,家中已經備好早食,不需要沿街采買。
另一,從他所住之處入宮,也不需路過汴河大街,是以對這些新鮮吃食未曾得知。
裴明昉狀似隨口道“下次你買,給我也買一份嘗嘗。”
裴安點頭應下,話便說到這里。
直到一整條魚都吃完,裴明昉才突然開口“總覺得那小囡囡很面善。”
裴安微微一愣“面善”
裴明昉若有所思道“她那張眉眼很是熟悉,似在哪里遇見,若要深究,卻也想不起來。”
他記憶超群,幾乎過目不忘,那日匆匆一瞥,他就記住了那小囡囡的長相,甚至經常會回憶起來。
那小圓臉上,臉蛋紅撲撲,杏圓眼睛圓滾滾,渾身上下都透著活潑可愛。
這樣可愛喜慶的孩子,若是以前見過,裴明昉應當不會忘記。
晚上入睡之前,裴明昉看著水盆里自己的臉,還在仔細回憶。
奇怪,在哪里見過她
作者有話要說1攬客,宋代以后專以承攬他人稅賦輸納從中取利者。其實就是給富戶算納稅金額,從中賺取勞務費的職業稅務。2燕館歌樓就是所謂的青樓,不過宋時大部分歌伎娼妓皆是賣藝不賣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往常都是作為表演唱曲、售賣貨品等招攬生意,也有少部分是賣身,會在樓前掛紅梔子燈,也就是現在所謂紅燈區的由來。宋現代的拂曉時辰。
三章奉上
想說下哦,整本書是提前打過大綱的,我一般都是按照大綱寫作。而且每天最多寫六千字,再多就會影響文章質量,這個我自己也不太能接受。今天更的是之前的存稿,也根據大家的意見略微做了修改。
這本書的文案寫得很早,但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劇情沒有辦法直接以團團為第一視角,逐漸改為雙視角,其實團團和憐雪都是主角。不過還是盡量以團團為主的
就憐雪而言,作為一個有很嚴重心理疾病的人,想要自愈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只有度過這個過程,徹底放下心坎,才能痊愈。不過從今天這一章開始,基本上就痊愈了
如果大家實在覺得緩慢或者目前劇情不太喜歡,可以攢一攢再看,謝謝大家的支持,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