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顏是個相當能言會道的人,她做過茶娘子,最擅長察言觀色,死的能說成活的,活的能說成神仙,總之,只要她招待過的茶客,就沒有討厭她的。
這也是她營生好的原因之一。
現如今她不做茶娘子,跟著沈憐雪一起賣煎餅,依舊是熱情開朗,言笑晏晏。
即便她做煎餅慢一些,沒有沈憐雪那么流暢,但依舊有食客愿意在她這邊等,而且也喜歡同她聊天。
她接待過的茶客南來北往,東來西去,什么樣的人都有,因此見地頗高,同什么樣的食客都能談得來。
一時間,原本因為沈如意而熱鬧的攤子更是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沈如意時不時還能同她耍個雜戲,你一言我一語講個評書,讓冬日里等候煎餅的食客們,感受到了發自內心的歡樂。
而團團煎餅的生意,也越發好起來。
李麗顏那邊的煎餅,從第一日的一百份逐漸上漲,待到四五日之后,她已經可以賣出兩百份煎餅了。
而沈憐雪的煎餅攤,依舊是三百上下,煎餅的口碑漸漸發酵開來,團團煎餅已經形成了屬于它自己的招牌。
如今的沈憐雪,大抵再也不怕旁人擺攤賣煎餅了。
因為有了麻利的李麗顏,沈憐雪的壓力大大降低,早晨她們可以多睡兩刻,下午調制面糊,炸制脆餅時,也有李麗顏搭手,只要一個時辰差不多就能忙完。
如此一來,不僅生意更好,賺得更多,人也竟是沒有那么疲憊,反而多了幾分精神。
在上午的生意趨于穩定之后,沈憐雪便正式同李麗顏商量“我們開始準備肉夾饃吧。”
李麗顏對此沒有意見,原本做茶娘子時,她就是個拼命三郎,許多茶娘子忙一會兒歇一會兒,也不會一直背著茶水四處售賣,但她卻能從早挺到晚,就為了成為余七郎茶坊售賣最好的茶娘子,為了賺月末的一百文賞金。
這錢看似不多,但對于李麗顏來說,這是證明她自己最簡單的方式。
她從來不肯比別人差。
不熟悉她的人可以說她命不好,可以說她太倔強,但不能說她不夠勤勉,瑟瑟縮縮過一輩子。
面對任何事,她從來都不會妥協,只會抗爭。
現在她同沈憐雪一起做攤子,拿錢辦事,她也很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
對于生意,她也在思索要如何做好,如何讓她們賺到更多錢。
李麗顏聽到要開始做晚食生意,立即摩拳擦掌,瞧著比沈如意還興奮。
“好,咱們這就做。”
沈憐雪看了看自家狹窄的廚房,若有所思,然后便道“咱們先試試,看看收入如何,若是能成再說其他。”
要售賣肉夾饃,其實準備比售賣更繁雜一些,要先把肉鹵汁好,也要提前做好饃餅,待到售賣的時候一邊吆喝一邊賣,直接用現成食材制作肉夾饃,很快就能呈給食客。
因此而言,倒是不需要兩個人一起擺攤,一個人售賣就可。
這么算來,她們還需要兩把菜刀、一個菜墩子、一個可以放置烤餅的掛爐,直接裝在爐灶中便可。
這些幾乎都是現成的,沈憐雪把肉燉上,讓李麗顏看著火,然后便領著女兒出了門。
她現在已經熟悉那些采買食材、香料和廚具的地方,很快便可買好所需之物。
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下,她們特地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在申時左右出了攤。
位置依舊是衛月嬌家的灌湯包鋪席邊上,這個位置沈憐雪提前同衛月嬌談好,上午三十文,下午三十文,這一日整日幾乎都算她的,出半天給半天,出一天給一天,當日結清。
她們依舊推了兩輛車,只是其中一輛換成了肉夾饃的攤子。
李麗顏照例賣煎餅,而肉夾饃則由沈憐雪和沈如意售賣,肉夾饃要用的燉肉是早就做好的,但饃餅要現做現烤的才好吃,因此沈憐雪需要揉面烙餅,這活兒對于李麗顏來說有些過于復雜,她如今還沒上手,只能由沈憐雪操持。
兩個人一出現在街上,就有熟悉的食客問“老板,怎么晚上也出攤了還賣煎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