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憐雪道“外面那許多人,別出去亂跑,不如就在樓上瞧戲。”
沈如意委委屈屈“好吧。”
她領著母親和哥哥,三個人坐在窗邊,隔著紗窗往外面看去。
一眼,盡是繁華盛世。
就在他們眼前,似乎是一整個大宋的繁榮。
原本空曠的御街上,現如今擠滿了看戲的百姓和耍戲的藝人,有道是奇術異能,歌舞百戲,叫好聲絡繹不絕。
各家攤位鱗次櫛比,皆排列在御街兩側,做著一年中最熱鬧的一次生意。
近處屋檐下,有擊丸、蹴鞠以及上竿表演,再遠一些,似乎是個叫趙野人的藝人,在表演柔術,只看他在狹小的箱子里輾轉騰挪,不多時就扭了十來種姿態,四周百姓看得目不轉睛,高呼厲害。
除此之外,還有瓦舍里的常客。
吞鐵劍,碎大石,傀儡戲、吐五色水、演各種雜戲。
熱鬧之后,又有寂靜高雅。
有人演奏奚琴、有人吹走簫管,有人言說五代史,有人戲百蟲,鼓樂歡聲,聲飄十里。2
這么多表演,讓人看得目不轉睛。
沈如意邊看邊歡呼“哇,娘,好厲害啊。”
沈憐雪臉上也洋溢出歡喜之色,她眉目舒展,面帶微笑,跟女兒一起看著這熱鬧佳節。
“你看那邊,”沈憐雪往前指了指,“燈山快做好了。”
正午時分,巨大的燈山只有最外圍的彩燈被點亮,即便如此,依舊錦繡斑斕,璀璨招搖。
在燈山最高處有木柜,木柜應時而開,瀑布飛流直下,流暢出一片縹緲水汽。
沈如意只來的及哇了一聲,就聽到樓下百姓熱情高呼。
在宣德樓上的重重黃緣簾中,一道絳色身影出現在御座之前。
城樓之下,百姓皆高聲歡呼。
“圣上萬安。”
然而,重重幕簾之后的圣上,卻只面色慘白地靠坐在御座之上。
他早已病入膏肓,哪里又有什么萬安
隨著官家的出現,整個御街氣氛熱烈至極點。
燈山上的千百盞燈陸續點亮,仙人燈隨風飛舞,走馬燈幽幽暗暗,還有無數琉璃燈璀璨如同天上金烏,照耀了每個人的面容。
沈如意趴在窗臺上,看得目不轉睛。
“娘,那邊還有仙人,哇,他們都會動。”
沈憐雪順著沈如意的手指往前看去,便看到在燈山與宣德樓之間的空地上,擺滿了荊棘,荊棘兩側立有數十丈高的竹竿,竹竿之上,是衣帶飄飄的紙做百戲人物。
這些人物迎風而擺,恰似仙人也。
沈憐雪原來只帶她遠遠從御街口瞧過一次,她那時懼怕人群,不敢往里擠,因此沈如意其實也只能看到高大燈山的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