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食材結合得異常完美,完美到即便沒吃過的食客們,也光憑這賣相,從心底里升起這很好吃的感覺。
這會兒饅頭幾乎都賣完了,沈如意就回到母親身邊,幫著母親吆喝。
“這是我們團團煎餅新開發的吃食,僅售這一日,八文錢一碗,一共只有三十碗”
沈如意的小嗓子聲音不大,但每每她開口時,食客們便會不自覺閉上嘴,努力聆聽她的聲音。
沈如意道“三十碗哦,下次再賣可能要十日以后啦。”
昨日的那道話梅排骨,一共只準備了十來份,很快便賣完了,但就這十來份,也令買到的食客流連忘返,今日還有過來問的。
有人問就有人好奇,他們就開始相互解釋推薦,食客們你說說,我想想,不多時就能聽到咽口水的聲音,一個個感覺更饞了。
所以今日來問話梅排骨的人就特別多。
沈憐雪沒想到不過十份嘗鮮菜品這么惹人喜愛,只得說過些時候再做一回。
因為有話梅排骨的優異表現,今日的桂花糯米藕還沒等沈如意如何賣力吆喝,居然眨眼功夫就賣光了。
沈如意看著搶到糯米藕的食客欣喜若狂,沒搶到的沮喪難過,扭頭看了母親一眼。
“我就說這個法子好。”
這就是那本書上說的“饑餓營銷”,當一個東西真正好又數量有限的時候,就會讓人在心理上覺得買不到是個很大的遺憾。
這種遺憾,會激發每個人的購買,會讓他們流連忘返,總想過來看看是否還有的賣。
沈憐雪手上正忙,她沒有拍女兒的頭,只是道“我們團團好厲害。”
沈如意笑得臉頰上的小梨渦若隱若現。
“老板,最近這么多新菜品,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有食客問。
沈憐雪手上麻利地切著鹵肉,道“在準備食肆了,不過還在籌備中,菜品種類很多,希望大家多多捧場。”
另外的食客驚喜道“那敢情好,到時候有沒有話梅排骨”
沈如意搶答道“有”
那食客最愛吃酸甜口的菜品,聞言歡呼“好哦,到時候我一定來。”
還有人問“那桂花糯米藕呢”
沈如意依舊神氣地道“有管夠”
“哇,”食客們學著沈如意的口吻,“好耶。”
每次來團團家買煎餅,即便要等上一會兒,要排隊才能買到煎餅,但同這娘幾個說說話,每個人心情都能變好不少。
尤其是這可愛的小團團,只要看到她,同她說說話,陪她一起笑,似乎一整日的辛苦就都消散了。
也似乎,人生里什么苦都沒有。
團團哄著他們,他們也溫柔哄著團團,每天攤位上都是歡聲笑語,生意在平穩中漸漸走高。
沈憐雪昨日回家還算了一下,刨除成本攤位,刨除李麗顏和白柔兒的工錢,她每日最低可以凈賺三貫錢。
從十一月至今,生意越來越好,加上度牒賺的兩百貫,她其實已經存了差不多三百貫。
當然因為賺得多,她花得也多,加了廚房和攤位,加了伙伴和徒弟,也給女兒買了許許多多她認為適合女兒的東西,甚至給自己添了幾身新衣裳。
如今的她們,都可以自信走在街市上,偶爾有認識的食客或者店鋪老板,都會稱沈憐雪一聲沈老板或者沈娘子。
這是對她的尊敬,是對她手藝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