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的到來,似乎并未引起食肆什么改變。
只不過過了兩三日,沈如意自己出去尋純姐和燕子姐玩的時候,才發現隔了兩間鋪子的那家湯餅店關了門。
她若有所思站在門口瞧了兩眼,見里面柜臺和桌椅都還在,只是店鋪關了門,無人開門做生意。
另一家賣油鹽醬醋的小店同沈如意認識,老板便趴在柜臺往外看“團團,你瞧什么呢”
沈如意先同她問好,才道“陸婆婆,怎么付記關門了呀”
她們家每日生意都很好,所有人都很忙碌,沒工夫去看旁人家的生意,自不知道這家湯餅店發生了什么。
賣油鹽醬醋的陸婆婆笑著對沈如意招手,讓她進了店鋪里,還給了她一小塊金絲糖。
“聽說他家犯了行規的,大約是前日,就有湯餅行會的人來,說要給他們掛黑名。”
沈如意微微一愣“他家也在行會里”
說起來,汴京的行會繁多。
各行各業都有,有大行會,就有細致的小行會。
比如她們家的團團食肆,因為做的菜品種類繁多,并不定類,若是要加,只能加珍饈行會,但問題是珍饈行會如今都是汴京城數一數二的大店,大多數都是有酒引的正店,這種行會加進去,鋪子上都能加彩幡,上面掛珍饈行會的大字。
但像付記這般只做湯餅的腳店,甚至只要加東汴河大街的湯餅行會便好。
大多數時候,老板東家們加入行會,并不全是為了名聲,這種種類繁多的小行會,是為了讓街道司、城防司和巡檢司便宜管理。
若是朝廷有什么政令,或者開封府有什么感召,都可以迅速通知下去,不用朝廷挨個登門。
而行會中若是遇到問題,行首也可以同朝廷商議,坐下來好好把事情說清楚,以求兩全其美。
加入行會,是所有汴京老板們的必要之事。
但也是有弊端的。
就比如付記遇到的事情,他們做了行會不能容忍的事,就會被掛黑名,所有同行和其他行會就會默認他們被排除在外。
所有的優惠和政令都無法參與,漸漸的,一傳十十傳百,生意便會一落千丈。
沈如意聽了一愣“陸婆婆,他們犯了什么事”
那個付老板確實很討厭,也總是喜歡盯著別人家的生意瞧,但這么多年似乎也沒做過太多壞事,如今能被掛黑名,一看便知犯事不小。
陸婆婆看著眼前小姑娘天真的臉龐,她嘆了口氣“似乎是栽贓陷害,那日我沒聽清,似乎行會的人說已經報官,要等開封府研判,他們如今是不可開張了。”
栽贓陷害
沈如意心中微微一頓,她隨即沖陸婆婆咧嘴笑了“我知道啦,謝謝婆婆,婆婆回頭上我們家去香飲子。”
陸婆婆拍了拍她的頭“去玩吧。”
沈如意也沒玩太久,待到午時要忙起來,她還是揮別了姐姐們,蹦蹦跳跳回了食肆。
但她還沒進食肆,老遠就看到食肆外面等了數匹高頭大馬。
沈如意略微有些吃驚,以為是爹爹和大哥哥特地中午過來捧場,但她一走進,才發現門口等候的馬兒高矮不一,品種都不太一樣,甚至除了馬兒,還有兩頭驢,正在那甩尾巴。
沈如意微微睜大眼睛,她還沒來得及問,就被站在門口做煎餅的李麗顏叫了一聲“團團,快來,今日可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