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其實就講究一個順其自然。
沈憐雪夫婦二人對孩子并沒有什么執念,畢竟,兩人已經有了人人都喜愛的裴如意,有這么一個貼心小閨女,任誰都會心滿意足。
對于兩人來說,有一個裴如意已然足夠,若是能再有一個孩子,那便是錦上添花,若是沒有,也實在是十全十美,幸福而美滿。
似也因為未有太過急切之期盼,第二個孩子到來的時候,那當真是意外之喜,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意外之喜,卻也喜出望外。
在隆重的婚禮之后,一家人又恢復往日的寧靜,除了坊間百姓偶爾議論,茶坊中的雜戲先生講些動人故事,當日的婚禮并不對一家人有何影響。
他們上朝的上朝,上工的上工,乖乖讀書的乖乖讀書。
日子安穩而平凡,順遂而平靜。
就在這樣的平靜中,歲月匆匆而逝,一晃神便到了隆祥二年三月。
到了三月時,萬物復蘇,百花盛開。新生的迎春染紅了汴京街頭,紅的娉婷,黃的婀娜,自是一片春意盎然。
立春前后,裴家人便忙碌起來。
因為裴如意要去書院讀書了。
為讓她不覺生疏,他們特地給她選的裴明昉恩師的書院,也是鄭欣年和趙允寧所就讀的青山書院。
裴如意自己已經同父母奶奶商議過讀書事宜,因此,她已經不再如過去那般緊張,反而有種即將離開家飛翔的急迫。
這種急迫中,有覺得自己即將長大成人的期待,也有想要認識更多好友,看到更改廣闊天地的興奮。
無論如何,全家之中,最高興的反而變成了當年最抗拒的她。
為了讓孫女好好讀書,趙令妧好生忙了一月。
從學子服到書袋,從午食到丫鬟小廝,一個個都提前安排。
家中上下,皆很鄭重。
裴大伯早先就送來兩匹馬兒,雖是小馬駒,但那會兒裴如意才九歲上,個子不算太高,趙令妧擔憂孫女騎馬摔到,怎么也不肯讓她學騎馬,只答應她到十歲再說。
結果到了十歲,馬兒又長大了,站在那比裴如意個子還高,裴如意即便上了媽都踩不著馬蹬,便只得作罷。
就在趙令妧想要再給她選一匹溫順的矮腳馬時,裴大伯非常福至心靈地特地送來了一匹已經訓練好的溫順小母馬。
馬兒有著棗紅色的鬃毛,濕漉漉的大眼睛,雖一路顛簸,卻一直沒有鬧騰,待進了裴家之后,更是沒叫也沒鬧,給它安置在馬廄中后,就吃了些水又吃了黃豆餅,自己就很安穩睡下了。
這般性子,倒是很討喜。
裴如意喜歡得不行,被父親教導著給它梳鬃毛打掃馬廄,又蹲在馬廄里看了它好半晌,確定它要睡好長時間,這才依依不舍地回了家去。
次日下午,被裴如意一連三封信催來的趙允寧也站在馬廄外,看著她愛惜地給馬兒喂黃豆餅。
黃豆餅是合了各種豆子蒸熟,很香很好吃,馬兒最喜歡吃黃豆餅,似是因為睡了一日,精神也好了不少,小馬兒便乖順地就著裴如意的手慢條斯理吃黃豆餅。
趙允寧很少看她這么“嫻靜”,便打趣開口“看來你是得了新寵,這才連請帶催,叫我過來陪你一起伺候新寵”
裴如意不理他的打趣,自顧自喂完了馬兒,這才從馬廄出來,用帕子仔細擦手“你自己答應我的。”
她人小個子矮,若現在便要學騎馬,得特別小心。父親大哥和奶奶都會騎馬,甚至沈憐雪如今也被裴明昉教會騎術,技藝頗為精湛,但他們卻不便騎著矮腳馬,陪伴在裴如意身邊教導她。
教導她騎馬的人選,非趙允寧莫屬。
趙允寧這個承諾早就許給裴如意,只一直等她再大一些,有了適合的馬兒,這才顛顛過來允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