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祥四年,裴如意十二歲了。
這一年的汴京城剛經歷過暖冬,待進入元月,過了新年之后,整個汴京都熱鬧起來,百姓們早早便開門利市,火紅燈籠一掛,便是新的一年。
上元節這一日,宮中照例有上元慶典。
慶典年年都是那些,只不過進入隆祥年以來,因官家身體維和,無法與民同樂,因此每年替代管家坐在黃緣簾內的一直都是霍皇后。
到了今歲,兩位小殿下已經四歲上,因此他們也出現在了宣德樓上。
今歲的上元佳節便顯得格外熱鬧。
已經十二歲的裴如意便也陪在母親和祖母身邊,跟著一起上了宣德樓。
坐在樓上觀景,自是別有一番風味,滿目皆是繁華景。
燈山瀑布,樂人雜戲,引人注目。
裴如意跟在祖母和母親身邊,身上穿著大袖禮服,一舉一動做足了優雅之姿。
雖未及笄,舉手投足之間也有了名門千金的風范。
不知不覺間,裴如意也成了稚齡少女。
因她這般,有不少宗室親族過來同趙令妧和沈憐雪攀談,話里話外都夸贊裴如意是才貌雙全,出色優秀,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
裴如意在丹鹿書院并不算特別出眾,她所學皆為豐富自身,不叫自己做個萬事不知的傻孩兒,但她單獨經手的團團點心近來卻很是出名,讓天下第一樓的生意更上一層樓。
恰好新春剛過,團團點心鋪的點心禮盒做得精致有漂亮,許多百姓都提前買好,過年時走親訪友便也帶上,團團點心鋪的新春吉祥盒簡直是風靡汴京,一時間風頭無兩。
這一個禮盒,給團團點心鋪打響了名氣,也讓知道團團點心鋪背后小老板的人家,對裴如意多了幾分贊嘆。
裴家人簡直能人輩出,實在令人艷羨。
只不過裴如意平日多是在書院讀書,即便不去書院的空閑日,也都是在鋪子里忙,很少參加汴京各種各樣的宴請。
這讓許多人都未曾認識裴如意。
也是今日,她陪著祖母和母親一起出席元宵宴,才讓各家的夫人娘子瞧見她模樣。
這一看,實在是有些驚為天人。
裴家人本就生得好,再加上沈憐雪天生一張芙蓉面,這樣兩口子生下的女兒,即便只的十二歲上,卻也出落得別致精巧,明媚綺麗。
在一想其聰慧過人,手腕了得,這樣的小娘子,誰人家的夫人會不喜愛。
果然,裴如意這一出現,各家夫人便一擁而上,艷羨之聲絡繹不絕。
裴如意簡直不知道要如何應對。
倒是趙令妧拍了拍孫女的后背,輕輕推了她一把,把她推出了熱絡的人群,讓她自己玩去。
裴如意看著眼前盛況,嚇得往后退了幾步,迅速離開了彩棚,倒是同悄悄從宗室那邊跑出來的趙允寧意外相逢。
趙允寧看她那松了口氣的樣子,就忍不住笑“這情形年年都有,如今咱們兩家水漲船高,即便只為父親們的面子,他們也都會一擁而上,吹捧夸贊,咱們兩個哪里有那么大面子來。”
裴如意也知道這些,不過還是道“你那邊還好些,我這邊嬸娘們可是會說話,死的都能吹成活,我可是自愧弗如,萬一說錯話可無法收場,還是讓奶奶和娘親去應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