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瑤仔細觀察許久,才確定,她家公主是單純地、真情實感地嫌棄這個價碼。
莘瑤“”也對,公主當初請長寧三衛喝羊湯都出了一千兩銀子呢,現在輪到她自己,居然整個人只值一千兩,這落差誰受得了生氣也是理所應當的吧。
只是她怎么就是覺得哪里不對勁兒呢
到底是哪里不對
易申一覺睡到次日天蒙蒙亮,起來之后繼續叫上知府和周指揮使討論軍情。
周指揮使的意思是,北夷如今兵肥馬壯,不是宜戰之時,應該等冬季過半,北夷糧草不接,那時出戰必可一戰而勝。易申則認為,北夷能在大安境內襲擊她,說明必有內應,且內應隱藏極深,一時無法查明,久等無益必成禍患,應當速戰速決。
知府是文官,又沒有兵權,基本全程陪坐,安靜如雞。
兩人爭執不下,易申掏出兵符拍在桌上“我不管你想不想出戰,兵符在這兒,父皇允許我調五千之內的人馬,你三天之內給我調過來便是。”
周鹽欲言又止。
易申的暴脾氣又上來了“叫你干架你不去就算了,還要攔著我干架,這么不喜歡干架,你還是不是武官”
周鹽只覺得頭痛欲裂“殿下,您也說了懷疑咱們這邊有內應,但內應是誰咱們都不知道,這時候出征不是找死嗎”
易申仍舊堅持要給北夷人來個意外驚喜,讓他們措手不及。
最終周鹽沒爭過易申。畢竟易申手里的兵符是真的,她要調動五千人,周鹽就必須調給她。
定下三天之內調齊五千人之后,易申心滿意蘇地將周鹽和知府送走,然后回頭就告訴莘瑤,點齊八十火器兵四百騎兵,今夜出關,去打北夷。
莘瑤“”等等,公主不是說三天之后才開打嗎,為什么今天就要動手
易申沒作解釋,只告訴她讓剩下的兵士看緊留在漠北城的幾個百戶,莫要讓他們與任何人聯系。
莘瑤悚然而驚“殿下是懷疑長寧三衛有問題那可是陛下讓太尉挑的人啊”
易申道“還不知道有沒有問題,不過小心些總沒有錯的。”她想起昨夜在亂軍之中失蹤的鄭千戶,惋惜道“鄭千戶也不知是生是死,希望還能活著見到他吧。”
莘瑤小心翼翼地糾正她“公主,是希望能見到活著的他,不是希望咱們能活著見到他。”
易申“快去整隊,少廢話”
是夜易申帶領四百余人,乘城門將閉之時,出了漠北關,直奔北夷駐地。
等到周鹽得知消息,已是半個時辰之后,若無意外,易申一行人已能出去二三十里了。
周鹽大驚,一邊匆匆召起大軍,欲出關保護公主,一邊讓人把知府從被窩里拖出來,晃著他的脖子對他吼,公主跑了,出關干架去了。
知府迷迷瞪瞪,聽了好一會兒才明白周鹽在說什么,忍不住哈哈大笑“殿下乃有太宗遺風,真天子血脈也”
周鹽快被他氣死了“公主帶著四百多人就跑到北夷大營里面去了,你還在這放的什么酸屁”
知府也知道事情緊急,肅容問道“周兄叫我起來,可是有什么事情”他是文官啊,他可不會出去打仗的,在他看來,周鹽應該是讓他幫忙守城吧,就是那種,每天去城頭上巡視幾個時辰,鼓舞士氣與城池共存亡的那種。
周鹽氣道“你趕緊寫請罪的折子雙份的萬一公主出了閃失,咱倆死有余辜,你得爭取把咱們九族保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