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玉瑤從帳外走進來,給易申遞個眼色。易申斜眼看看忽爾那,冷哼一聲跟著玉瑤出去。
出得帳門,易申才發覺玉瑤臉色鐵青。
“怎么”她問道。
玉瑤從袖子里取出一個小竹筒,打開之后,里面有一卷絹帛,上有字跡。
“吾蒙天恩,又昭祖德,方以武夫之身,位居千戶之職;今上昏聵,太尉無羈,使吾屈居于女子之下,棲身于閨閣之間,囿于瑣事,無以得志,此生郁郁不能終也。今聞可汗有志向中土,宜應昭德于邊關。吾雖小吏,亦有遠志,惟愿可汗切勿生疑,吾當以明珠相贈,切勿見棄。”
易申看完書信內容,又去看落款。見上面寫著“千戶鄭通”,后面還有公私印章。
易申拿在手里反復觀看,又對著初升的陽光照著看。
玉瑤“我和其他幾人看了,確實是鄭千戶的印章。”
易申“哦”了一聲,把信件塞進袖子“誰說的,把人叫過來給我看看。”
于是一名百戶被召到易申面前。
易申仔細打量這人,只覺得有些眼熟,似乎是她的手下敗將,但記不起名字。
百戶戰戰兢兢地跪倒“拜見殿下,殿下千歲。”
易申敲敲那個竹筒“你見過鄭千戶的私章,認識他的字跡”
百戶答道“下官在邊府便跟著鄭通,他的印章字跡,小人都認得出來。”
易申點頭“鄭千戶有妻子嗎”
百戶不知易申想做什么,只如實作答“幾月前,鄭通搬至京外十里莊,家中有妻,生有一子一女,母親似乎也在。”
易申再次點頭,讓他該干嘛干嘛去。
等人離開,玉瑤過來問道“公主可有處置”
易申聲音沉痛“派人速速回京,將鄭千戶家小接到我公主府旁邊的府中,叫指揮使著人保護。”她停頓一下,嘆了口氣“偷偷讓他們找點鄭千戶的衣服,到時候萬一人不在了也好立個衣冠冢。”
玉瑤震驚“公主覺得有人構陷鄭通可這印章,還有字跡,都是真的啊”
易申拍拍她的肩,聲音依舊沉重“你啊,就是吃了文化水平太高的虧啊”
玉瑤
她覺得,今天的公主,依舊那么捉摸不定,高深莫測呢。
作者有話要說按照慣例,那封信是我編的,如有語法錯誤,那實在是太正常了:3」
s天皇帝和天可汗意思一樣,但是說到天可汗我第一反應就是唐太宗,所以,就換成天皇帝了,我捉蟲的時候才覺得這個稱呼怪怪的,但真的沒有任何其他的意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