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持續了大半天,第二日天將破曉時,北夷數名守將或被生擒,或死在亂軍之中,北夷軍陣容全面潰散,紛紛跪倒投降。
周鹽拎著已然卷刃的刀,木然地看著軍卒整治戰俘,清點戰場。
這時莘瑤玉瑤和易申的一眾親隨也知道公主失蹤,一個個急得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一邊派人去尋,一邊加緊審問被俘的北夷人,然而無人知道易申的下落。
眾人正束手無策之時,忽聽遠處一陣混亂。
周鹽扭頭望去,正待斥責出亂子的人,卻愣住了。
只見旭日東升,日影之中一人一馬徐徐走來。周鹽目不轉睛地看去初冬的朝陽本應十分暗淡,即便正午也只有半死不活的一點微光,但此時周鹽等人的眼里,那人身上的光,似乎能將朝陽也映得更加絢麗。
眾人紛紛下馬,對著易申熱淚盈眶地拜倒。
“殿下”眾人山呼千歲。
莘瑤匆匆一拜之后,起身向易申跑去。
易申也從馬上下來,一身金紅色的戰袍被血染得深黑,散出濃重的血腥之氣。她指著馬后拖著的兩個粽子道“說好了,殺兩個國王給鄭千戶助興。”
莘瑤愕然地望去,看到易申手中握著兩條繩索,繩子的另一頭,拴在地上那兩個被拖得破破爛爛的人身上。
易申回來的時候走得不快,那兩人在地上拖得半死不活,但到底還活著。此時那個年長的人艱難抬起頭,死死地盯著易申。
“天皇帝”那人用生硬的語調說道。
易申隨手一鞭子抽了過去“閉嘴”這些北夷人一口一個天皇帝,知道的他是在說安太宗,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叫小日子過得不錯的人的皇帝呢。
周鹽班師回城的時候,整個人仍然如在夢中。他時不時地便看向易申,以及后面兩個已經提高待遇,從被馬拖著,改成被馬馱著的,北夷兩個國王。
太上國王和現任國王。
現任國王并非自愿即位,而是太上國王聽說天朝公主親征北夷,如有天神相助,匆匆讓位給弟弟的。只是兩個人都沒跑得掉,被易申一根繩子捆著拖回來了。
回城的路上,幾乎每隔一刻鐘,周鹽便會問身旁的扈從“咱們真的捉到北夷國王了”
每一次扈從都會回答“不,上官,不是咱們捉到的,是殿下捉到的。”
然后他便會“嘿嘿嘿”地傻笑起來,宛如腦髓有恙。
大軍回到漠北城中,滿城歡慶。易申吩咐周鹽加緊審問北夷官員將領,務必問出有無鄭千戶的下落。
提到鄭千戶,周鹽的心情也不禁低落下來這一次他們在公主的率領下,立下了潑天的功勞,但戰爭不是游戲,不是過家家,在這一戰之中,大安的死傷仍舊不少。
而鄭千戶,大概是其中官職最高的人了。
然而數日過去,漠北城衛所不但沒有審問出鄭千戶的下落,反而審出了他更多的通敵罪證。
書信早至數月之前,到前些天透露易申行蹤給北夷人,其中甚至還夾雜著大安的邊防圖不過周鹽確認過,都是早些年間的,雖然依然是絕密的東西,但現在拿出來,只能說僅供參考。
如此物證在手,就連曾經與鄭千戶共事過的周鹽,也忍不住懷疑起來。
“這些東西,似乎不是作假。”周鹽滿嘴苦澀。他也不愿意相信鄭通會做出這種事情,但是文書與司證都檢查過,與鄭通之前的筆跡對照,確認是本人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