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申回宮之后去看過太上皇。
太上皇雖然截癱了,但宋祁玉沒有苛待他,服侍他的宮人內侍很多,將他打理得干干凈凈。除了不能走路,坐著的時候也要人扶,生活和以前沒有多少變化。
不過畢竟是太上皇,和當皇帝的時候相比,政務沒有他參與的份兒了。他本來覺得宋祁玉年幼,說不定有很多事情來詢問他,他也能夠參與重要事情的決策。
誰知現在宋祁玉自己就很能干,而他這邊
換了是誰,一天洗八次澡,換十次尿布,也沒心情操心別的了。
只是有一件事他覺得易申和宋祁玉都太不上心了。
“安安的婚事怎么樣了”太上皇忍了又忍,見始終無人提及,終于,把易申和宋祁玉都叫過去問道,“北夷犯邊之前,不是在和英國公家議親嗎,安安也大了,你們一個親娘一個親兄都不上心,難道要朕一個廢人操心這也太不像話了吧”
易申還真就把這事兒忘了。她此時有點心虛,強行挽尊道“我出去打架來著祁玉,你怎么也忘了”
宋祁玉怫然不悅“英國公的小兒子文不成武不就,他也配娶安安”
太上皇怒道“安安總要出嫁的吧,英國公的事情成也好不成也好,總要和他家里通過氣,他們沒有答復,你難道能留安安一輩子”
宋祁玉無言以對。從太上皇的宮里出來,他悻悻地對易申說“朕明天召英國公夫婦入宮,母后陪朕見見他們吧。”
易申其實想說就算留一輩子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不過轉念一想,她之前問過,宋祁安并沒有孤獨終老的意思,既然總要成婚,那就得努力找個好的。
管她合不合適,先找個好的把婚成了,不合適再離唄宋祁安是公主,難道還能找不到愿意當駙馬的人
然而第二天,易申就知道她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或許也是由于江朝幾代沒出過一個公主,所以易申潛意識里的公主,還是她在大安朝時候的那種公主。
易申現在住在和寧宮,沒和太上皇一起。
當然,她沒有表示過樂不樂意,是太上皇自己不想和她或者太上皇妃們一起住的。
用他的原話說,“看得到也有心無力,為了朕的身體,這些鶯鶯燕燕就不要往朕面前來轉了,哪涼快哪待著去吧。”
于是宋祁玉便將英國公夫婦召進和寧宮。
易申本以為也就是幾句話的事兒,談婚論嫁嘛,不過是成與不成,成了兩家歡喜,不成就各尋良配。
誰知她剛挑起這個話頭,英國公夫婦的臉色就變了。
英國公夫人滿臉屈辱之色“殿下何故如此羞辱臣婦一家”
易申不明所以“何出此言”
英國公夫人忿忿道“安國公主先與臣婦幼子議婚,又被北夷王子求娶,烈女不嫁二夫,雖然北夷王子求娶并非公主所能預料,但畢竟有損于清白。若殿下真心憐惜公主,便應讓公主青燈古佛,以全名節,此番居然重提婚事,難道臣婦之子只配這樣的人嗎”
易申不知道其他人在憤怒到極點的時候是什么反應。反正她覺得她很鎮定。
她按住宋祁玉的手,轉頭問英國公“國公也這樣想”
英國公覺得自家夫人話說得太難聽,但道理就是這個道理。他覺得夫人全然為皇家名聲考慮,太上皇后與皇帝但凡真心希望安國公主一生順遂,也應該聽從他夫人的諫言。
于是他說道“理當如此。”
易申對宮人說“送陛下出去。”
宋祁玉張嘴要說什么,易申厲聲道“皇帝出去”
宋祁玉不想聽易申的話,但想想死于易申之手的北夷人他就不太敢。經過英國公夫妻身邊時,他冷哼一聲,大步走出正殿。
易申見皇帝出去,起身走到英國公身邊,一巴掌把他扇翻在地,伸手按住英國公夫人,把她的外衣扯了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