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讓她的女兒纏足的時候,她想阻止,卻被送回了鄉下,被關進了老家。
她的女兒因為纏足而死,于是這成為了她是封建思想施害者的鐵證。
易申抬起頭,看到正院影壁上“齋莊中正”四個大字。
趙家人大概一個字都沒做到吧。
正院里的婆子看見易申,先迎上來給她行禮,又進去通報“二奶奶來了”。隨后再出來請易申進去,說老太太有請。
反正這做派在易申看來就挺滑稽的。
趙家不是什么有錢的人家,就趙執安的那個院子,原身的嫁妝都不太放得下,原身的那個三進拔步床,放在臥房里,第一進都快到窗戶底下了,可見房子有多小;趙老太太因此把原身的好多嫁妝放進庫房,說是替她保管。
然后大概帶著去了寶島吧。
易申挺著六個月的肚子跨過門檻進去,隨意叫了聲“娘”,膝蓋連彎都沒彎,就直接坐在趙執安旁邊的太師椅上了。
趙老太太果然怒了,用力把茶盞撂在桌子上,指桑罵槐地道“你們天天講西學,有什么好的父不父子不子,禮儀孝悌全都忘了再學下去你連誰是你親娘都忘了”
趙執安便給易申使眼色,讓她給趙老太太賠罪。
易申根本沒理他。
趙老太太果然更氣了。
她房里的小丫頭秋桂給易申端上一杯紅棗茶。易申拿起來聞了聞。
“母親,您屋里的人該管管了。”易申放下茶盞說道。不就是陰陽怪氣嗎,難道她不會
“大夫說我現在不能吃桂圓,這茶里桂圓渣子都在呢,就算我是外姓人,我肚子里的孩子難道不是您親孫子”
說到孫子,趙老太太暫時顧不上計較易申沒給她行禮了。她甚至等不及讓丫頭拿過去,直接起身,踮著小腳走過來,拿起易申的茶盞聞了聞,啪地一聲就摔在地上。
“是誰要害我孫子”趙老太太捂著胸口叫道。趙執安連忙站起來去扶。
后面的混亂就和易申沒關系了。她老神在在地坐在太師椅上,看著趙老太太從趙老太爺的三個姨太太開始,罵到趙執安在外面養的女學生。
不過最后得出的結論是趙執安不應該娶易申。
易申也不知道這是個什么神邏輯。
雖然易申不理解這個邏輯,趙執安卻很認同。他一邊嫌棄地看易申,一邊勸他娘“娘,我要是不娶她,易家會讓她出家去的,搞不好還要沉河,咱們家慈悲為懷,不好讓人鬧出人命的。”
于是趙老太太又開始哭易家不做人。
這邊這么一鬧,秋桂早嚇得跪在地上,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老太太,奴婢對您是忠心的,二奶奶不能吃桂圓,奴婢怎么可能害二奶奶不是奴婢做的,真的不是奴婢做的”
易申沒忍住翻了個白眼。
這都什么年代了,大清朝都亡了快十年,再過幾個月瑞金的蘇維埃共和國都要建起來了,趙家人還在這稱奴稱婢的。
這說出去誰信
海城商會會長家里的小丫頭自稱奴婢。
嘖嘖。
易申叫過一個婆子,讓她去給自己倒杯熱水。
趙執安非常嫌棄地說“我娘哭得這么傷心,你還有心思喝熱水”
易申糾正他“不是我要喝熱水,是你兒子要喝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