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后宮眾人,就連前朝大臣都難免關注。
王綰等嬴政心腹還好,清楚林阡的晉封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其他不知情的大臣難免就要往寵妃一類的想法上靠了。
但很快,嬴政將林阡晉封為八子的原因就傳出來了
他當時又不曾特意清退殿中其他人,后續也不曾下令封口,此事被傳出實在正常。
嬴政倒也不是沒想過隱瞞,可林阡那十畝地的存在在前朝后宮幾乎人人皆知那么大一片地擺在那里,又不是沒人看到過上面種滿了玉米與大豆的樣子,士兵們種植與收獲時熱火朝天的景象更是被不知多少人看在眼里,根本就不是想瞞就瞞得住的。
既然瞞不住,還不如直接敞開了說。
畢竟就嬴政從林阡心音中知道的,玉米遠不是全部,他還等著土豆以及之后的其他作物呢,如今用突然出現的玉米來試試水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若能借此釣出幾條大魚,林阡以后若再拿出什么東西也就安全了。
而事實正如嬴政所料,在林阡晉封的原因傳出后,她整個人便從這件事中直接隱形了,無論前朝還是后宮,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間從她身上移開,放到了那個被嬴政賜名“玉米”的高產糧食身上。
至于它以前是花種誰在意
嬴政的后宮組成成分其實非常復雜,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極度簡單
除了林阡身份低微,在成為后妃前只是區區一個宮娥外,剩下的后妃幾乎全部都是其余六國送來聯姻的美人,其身份不是王室公主便是宗室貴女。
而這些人也清楚自己嫁給嬴政的原因,以及身上的責任想辦法組織秦國攻打自己國家。
當然,若是在這期間可以為自己的國家謀取一些利益,甚至是將自己的孩子推上秦王之位,效仿宣太后在秦國發展出一支不弱于楚國的勢力那就更好了。
在這種情況下,高產糧種的出現勢必會吸引她們的目光。
因為傳出花種是高產糧食的同時,就有了林阡進獻所有玉米的消息,所以后宮諸人一邊在心里暗罵林阡蠢,那么重要的東西竟然只是換了一些財物與沒什么用的位分,一邊又一改之前隱身咸魚的作風,幾乎使出了渾身本事,想要從嬴政手中分得一杯羹。
但嬴政怎可能讓她們如愿
存放玉米的地方重兵把守,宮內后妃根本沒法接近嬴政,宮外大臣更不會蠢到來找嬴政
額,還是有的。
楚國一脈勢力在現如今的秦國雖然已經落寞,但前朝后宮也從未缺過領頭人如后宮的華陽太后,前朝的昌平君與昌文君。
昌文君只是尋常宗室,昌平君熊啟卻是楚考烈王之子,現任楚王的親兄弟。
是以,昌平君也格外在意剛出現的玉米。
他甚至是在林阡晉封之前,就已經從一些知情官員的反應與蒙毅、太倉等人的動作中發現了端倪,進而一番調查,知道了玉米的大概產量。
只是當時消息未曾公開化,他即便恨不能將所有玉米搶走,也只能裝作什么都不知道。
他在嬴政面前可一直是心懷秦國,忠誠嬴政的形象,若讓嬴政知道自己四處派人打探秦國消息,嬴政絕對會讓他好看
但
消息公開化后,昌平君特意等好幾個大臣求見嬴政后,才遞上了想要求見嬴政的意思,但最后的結果卻是,嬴政見了前面求見的大臣,也見了在他之后求見的大臣,卻愣是沒有同意見他
林阡有些好奇“陛下怎么不見昌平君”
就他所知,嬴政在攻打楚國之前應該挺信任昌平君的。
嬴政頭也不抬“他求見寡人所為何事寡人心知肚明,不可能答應他的事即便見了面也不會有任何改變,何必浪費時間”
他很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