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可惜的是,二號宿主將自己的身份藏得非常嚴實,半點兒沒有透露給林阡的想法。
有著好幾個煤礦做支持,咸陽城內的水泥路很快就鋪好并晾干了。
不過短短半個月時間,水泥路面上就多了不少新奇又小心地走在上面,唯恐一個不小心就將路面踩爛了的百姓。
因為大家都是親眼看著那些士兵與役夫如何將這一條路鋪出來的,之前鋪完一半再鋪另一半的時候,也曾在上面走動,但這并不代表著他們就忘了這路面最開始的時候,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濕潤、軟塌、泥濘仿佛一腳踩下去會直接陷下去。
哪怕親自踩上去的感覺是如此的堅硬且平整,老百姓也沒辦法很快適應下來。
何況那些士兵還時不時會在上面灑一些水。
一直到某日,所有人看到一個車隊從道路盡頭出現在水泥路面上,并一刻不停歇地朝著咸陽城駛來,一直在抵達城門口后才終于勒停了馬匹,但等通過了城門守衛驗明身份后,領頭那輛馬車的車夫又毫不猶豫地驅趕著踢踢踏踏的馬匹朝著咸陽城內的客棧趕去。
而這只是開始。
就在那輛馬車進城之后不久,那道路盡頭便接二連三地出現了一串兒又一串兒疾馳而來的馬車車隊。
那些車一輛接著一輛,一車挨著一車。
馬蹄踢踏,車輪滾滾,原本便極為熱鬧的咸陽城竟像是被這喧囂的聲音吵醒了一般,變得愈發熱鬧起來。就連那咸陽城的街頭,都出現了數量相當可觀的打扮與咸陽百姓完全不同的人。
而這種熱鬧的景象,愣是足足延續了整整一個月才終于延緩下來。
林阡最近正忙著種植甘蔗
華夏本身就是甘蔗的原產地,不但是如今尚未被秦朝拿下的滇國如今的云南有著數量相當不少的野生甘蔗,就連原楚國越國多地也有著野生甘蔗生長的痕跡。
但華夏大地原產的甘蔗是綠甘蔗,即便是經過幾千年選育后的品種,外表也很像是瘦弱一些的玉米桿,或者是粗壯一些的高粱桿,汁水倒是多,味道也清爽,甘甜度卻比不上從外國引進的紅甘蔗,所以沒多少年就被紅甘蔗趕出了市場,市面上已經非常難以見到綠甘蔗的身影。
而那還是經過幾千年選育后的品種。
秦朝雖然也存在甘蔗,且已經有人發現了其汁水甘甜的特性,但這時候的人們一則并未發現種植甘蔗的方法,二則這這時候的甘蔗過于瘦弱,其枝干甚至還比不上玉米桿,能榨出來的汁水有限,這直接導致了實用的老百姓并不怎么看得上這種只能當零食吃,還賺不了幾個錢的植物。
但花給林阡送來的甘蔗苗,卻并非華夏本土的綠甘蔗,而是后世常見的紅甘蔗黑皮甘蔗。
一節很短,但枝干粗壯,汁水相當甘甜。
林阡讓人將甘蔗的種苗放進石灰水中浸泡,消滅了表面的病菌后,便直接栽種進了自己那十畝地里面
花一開始送來的甘蔗苗不多,她似乎以為林阡不會喜歡。
但事實上,林阡相當喜歡甘蔗。
林阡主動找到花,和她交易了足夠十畝地栽種的甘蔗苗,又和約定了過段時間再交易甜菜種,這才心滿意足。
畢竟糖這種東西,誰又能完全離得開呢
紅薯也有糖分,但其在當下環境中作為糧食更有存在的意義,而且紅薯的產糖量很少,所以林阡除了偶爾會烤幾個或煮幾個紅薯來解解饞外,并沒有想過要用百姓心中格外珍貴的糧食來榨糖。
雖然紅薯在貴族當中仍舊相當受歡迎。
林阡種植甘蔗的時候,水泥的煅燒與煤礦的開采已經走入了正軌,并不需要她時刻盯著,所以林阡便將全部心神都投入進了甘蔗的栽種與甜菜的育種與移栽上面。
甘蔗要在三月份種進地里,甜菜卻要在四月種植,所以林阡幾乎在自己的地里忙活了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