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本想開口,對上林阡視線后不由生出了幾分好笑。
頓了頓,他到底還是將視線落在了李斯身上“可知道不愿生產與不愿成婚之女子的具體比例”
李斯愣了下,遲疑著開口“微臣曾將所有進入朝堂為官為吏的咸陽女子的戶籍調出來查看過,單單只看咸陽女子的到了適齡年紀不成婚與不愿生產者的比例”
“學校的女學生絕大部分都沒有成婚。”
“一則他們自己想要將所有精力都放在學業上面,以求進入高中乃至于進入墨家工坊、化學研究院等地方繼續深造;”
“二則他們的父母覺得自己花了那么多的錢供養女兒讀書,并不愿意女兒在還未回報自己家庭之前就嫁人,去為夫家做貢獻。尤其是在聽說墨家工坊的尋常弟子每個月都能得到超過一千錢的收入后,更是不愿早早將女兒嫁人。”
自己和父母都不想嫁人,結果完全可以預料。
而那些女性官吏的話
李斯忍不住嘆氣“已經進入朝堂的女子中,差不多有三成不曾成婚,一半不曾懷孕,但已經懷孕生產的女性官吏當中,大多都只生了一個或兩個孩子,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女性官吏去了官府和離,具體比例的話,差不多占了所有女性官吏的兩成。”
嬴政聽著這些數據,心里相當吃驚。
之前與林阡談及此事的時候,無論是嬴政還是林阡,其實心里都不過是在預設而已,兩人都不覺得事情已經到了需要迫切解決的地步。
畢竟秦國才統一多久準許女子入朝為官又才多久
李斯給出的數據卻給了兩人一記警鐘因為這說明,事情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地步,不然整個秦國的生育率將會在之后幾年的時間內持續減少,一直到最后變得無法挽回。
林阡沒明白,事情為何會這么快就發展到了這樣的地步。
嬴政一開始也沒明白,但視線在轉向呂雉與張賦等人身上后,他突然就福靈心至,知道了事情這么快就發展到了如今這個地步的原因。
一切都是因為,剛剛經歷了春秋戰國長達兩百多年戰亂時期的百姓,對責任、道德、男女關系等相關方面
沒什么概念。
這時候的百姓在做任何選擇的時候,基本只看一件事是否對自己有利,能讓自己高興。
只有這樣,才能在亂世當中活得更長久。
所以在發現入朝為官后,成婚與生育只會讓自己前途坎坷,大部分人自然也會更容易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比如不婚,不育還有和離。
這般想著,嬴政心里也有了數,開始認真思考起林阡之前的提議。
首先,女子的產假是一定要給的。
因為女子到懷孕的最后一個月,本就行動艱難沒辦法再繼續工作,即便是朝廷不給產假,孕婦也是肯定會請假的。
如林阡所言,總不能因為女子懷孕就直接將人罷官
而且在放產假期間,原本的月俸也是肯定要給的
不然一旦懷孕就失去了收入來源,同樣會給孕婦增加生活成本,讓人對生產更加謹慎小心,不敢貿然開始。
只是產假長短,和是否要給不受生育影響的丈夫放產假需要商量。
畢竟,秦國是真的缺人。
他正要開口詢問,卻聽一個大臣站出來“微臣私以為,此等現象必須盡快遏制,若不然秦國未來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