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而易見的是,之前那位官員提到的意見并不被嬴政接受。
所以大臣們在一開始,就沒有將那位官員提出的建議列入考慮范圍之內。
或者說,大臣們直接將其當做了錯誤答案做起了排除法
但凡自己想出來的法子與那位大臣的想法有了過多的相似之處,幾乎不用猶豫,可以從自己的腦子里丟掉了,最好連提都不要提出來。
所有人先將目光放在了和離上面。
直接以法律制止百姓和離顯然是不成的,不過在此之前,先弄清楚那些人和離的原因比較妥當。
秦國雖然也講究父母之命,但并不嚴格
主要是官方為了增加人口,每年都會在春天舉辦一次“相親節”,鼓勵秦國的年輕男女一起前往同一個地方游玩,若是彼此看對眼了,相處一段時間就可以說和自家父母上門提親。
若說成婚還可能是因為擔心懷孕,和離顯然不是這個原因。
這個問題,就要問李斯了。
李斯卻并不知情。
畢竟和離的原因是人家夫妻之間的私事兒,又不能通過查詢戶籍資料統計出來。
林阡幾番思索后,卻給出了可能的答案“其中一個原因,定然是當妻子的已經生育過,然后不想生了,但丈夫一定要妻子生吧還有一個原因則可能是夫妻二人分居兩地之后,丈夫變了心,或者做出了寵妾滅妻之事”
李斯無奈“為何不可能是妻子變心”
林阡坦然答道“這當然也是有可能的。”
畢竟這年頭的女人又沒什么貞潔觀念,出軌對她們而言除了會受到一些些外人的指責外,并不會對自己的生活造成影響。
但
她疑惑地看向對方,“你之前提到的離婚女性官吏不都是已經懷孕生產過的雖然我個人對此并不贊同,但大部分女子在生育之后,其實都會傾向于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
“若在有孩子的情況下,那些離婚的女性官吏即便移情別戀了,也不見得會與丈夫和離。”
頓了頓,林阡開口,“即便存在這樣的人,但也肯定不多。”
夫妻雙方對家庭更不在意的,大多情況下都是丈夫。
即便是李斯,也無法說出反駁的話來。
但猜測終究只是猜測,所以即便林阡說出了好幾個可能存在的緣由,嬴政也并未命人以此為前提條件商量具體措施。
眾人先將生育相關的政令又捋了一遍,然后便直接散朝了。
李斯與張良被派去調查此事
李斯直接帶人挨家挨戶去“采訪”,而張良則靈活運用手中的報紙,直接在報紙上發起了一個調查問卷。
也就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李斯便從咸陽已經和離的官吏口中知道了答案,張良的調查問卷也接近了尾聲,兩人匯總之后,得到了一份和離理由寫滿了好幾張紙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