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百姓只要能活下去就夠了,對于給誰工作并不在意。
林陌卻對此不以為意
她早已料到了這個局面,故而根本沒放在心上,反倒仍舊按照原計劃帶著所有秦國人,包括張良及其帶來的人去了龜茲國的鄰居家。
林陌甚至說話算話,又在那鄰居家開設了好幾個工廠。
而就在他們前腳剛離開,那龜茲國的國王便迫不及待地將工廠開了起來,然后將工廠里面的工人全都招收了進去。
一直到這個時候,被貪欲蒙蔽了眼睛的龜茲國國王都一直認為秦國離開對他只有好處而沒有任何害處,甚至因為自己頭上少了一個可以對自己做法指手畫腳的人而興奮不已。
為了賺到更多的錢,龜茲國國王甚至聯合了所有貴族,不但將林陌等人之前開設的所有廠子都開了起來,還直接將這個數量翻了一倍。
所有人都做著即將賺更多錢的美夢。
但不過半個月,美夢就變成了噩夢
因為在半個月之后,工廠的負責人便找到他們匯報情況,告訴了他們一個非常不幸的消息,大部分工廠即便將所有工人都招了進去,也根本沒辦法生產出同樣的商品。
就比如肥皂,在蒸汽機發明出來之后,一開始的攪拌與加入原材料的部分便全部由機器取代了,工廠內的工人根本就不知道原材料是什么,只能由工廠采購的清單知道,其中應該有動物油脂與內臟。
但除了動物油脂與內臟,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還需要加什么。
他們甚至直接將兩者全部打爛混合到了一起。
除了肥皂之外,水果干也出現了相當大的問題
制作水果干與果脯等等商品,除了最開始的去核需要人工外,之后的切片、切塊與蒸發水分等等都有專門的機器。
他們倒是知道該怎么做這些東西,但若采取原本的工藝制作,無論是前期的切塊切片需要增加人手,還是后期的砍伐樹木加快水分蒸發的速度,亦或者直接晾曬所需要的時間,對商品本身而言都會增加成本。
而只要商品的成本增加,那要嘛就只能維持原價自己忍受利潤的減少,要嘛就只能漲價失去價格優勢。
受影響最少的,竟然還是毛衣廠
紡織廠都不行,因為他們手上仍舊沒有各種新奇高效率的機器。
但偏偏,毛衣廠是利潤最低的一門生意。
最可怕的是,龜茲國的國王在負責人問了一個問題之后,突然意識到了這毛衣廠生產出來的毛線與毛衣,極可能根本就賣不出去。
因為
“大王,這些廠子里面生產出來的商品以往都是送去秦國售賣的,如今我們準備送去什么地方賣呢”
是啊,秦國肯定不會再購買他們國家的商品了吧那這些東西準備賣到什么地方大食天竺
龜茲國國王一下就蒙了。
他意識到,自己如今做的所有事情除了花錢外根本就不能為他積累財富,甚至于,繼續這樣下去自己賠進去的錢財還會更多。
為此,龜茲國國王搞了一個騷操作,一邊將其他工廠賣給大臣與貴族,一邊降低百姓的薪酬與待遇,總之,用盡一切辦法將自己的虧損轉嫁給別人。
但別人也不是傻子啊。
除了最開始不設防花錢買下了工廠的大臣與貴族,其他人見他如此著急地甩賣手中工廠,自然馬上就知道了其中有鬼,根本就不上當的。
百姓倒是沒辦法拒絕他的降薪,但
他們可以直接辭職啊
又不是簽了賣身契,只要舍得了工錢,自然可以想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