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姮是外嫁女,照理不該循這慣例。可既已逃到這地方,山高皇帝遠,不必受人管束,自然愿意如何便如何。
她和辰羨商定,就先取個乳名,叫晏晏。
海晏河清,曾是辰羨和諸多仁人志士的期望,期望這孩子長大后能活在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里。
一切臻于圓滿,可很快就有了新的煩惱。
姜姮發現她沒有奶水。縱然辰羨將她照顧得很好,一日三膳喂她喝鯽魚湯,仍舊不下奶,晏晏整日喝米湯果腹,喝得一張小臉蠟黃。
辰羨忙著整村里搜尋剛生孩子的女人,花費大價錢給晏晏買母乳,好容易將她養到六個月,郎中看過,勉勉強強可以斷奶。
這期間,出過不少大事。
先是朝廷再度頒布法令,廢止之前不許民間世家婚嫁的法令,允各家正常議婚。
然后是榮安帝退位,代王梁禎繼位,改年號為榮康。
轉過春來,因新帝改元,加試一年恩科。
東臨書院的學生都忙著收拾行囊奔赴京城,這些日子辰羨總是不得閑,忙著給那個踐行給這個鼓舞士氣,成天不著家。
辰羨本來是打算等姜姮生完孩子出月子就跟隨檀令儀先生前往金陵,試著聯絡昔年幸存的新政黨。
可晏晏還小,姜姮身子虛弱又離不得人,他將進京的日期再三推遲,推遲到如今,檀令儀已在京中安家,屢次遞來書信請辰羨前往,辰羨仍舊拖著。
姜姮原本就不想拖累辰羨,兩人的良民籍牒已經辦妥,按照律法,盡可以去官府申辦路引。
辰羨和她的情況還是不同,梁瀟已經知道辰羨還活著,并沒有像追殺崔元熙那般尋覓他的行蹤,說明在梁瀟心里,其實對辰羨還殘留一分手足情誼的。
他以孫韶齡的身份入京,容貌氣質又與從前大不相同,只要梁瀟不想殺他,應當不會有什么危險。
他不像她,已是個死人,斷不能再出現在京城。
夜間子時,辰羨遲遲歸來,正攤開被褥想在外間席地而眠,姜姮從內挑開了黛青簾幔,沖辰羨道“我們談談吧。”
兩人怕吵著晏晏睡覺,將聲音壓得很低。
姜姮提議兩人先和離,把戶籍分開,她在槐縣立女戶,獨自把晏晏撫養長大。而辰羨則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京城,正好最近書院許多學子要上京趕考,可以和他們結伴。
她本心里不希望辰羨離開的,她喜歡槐縣,喜歡這閉塞幽靜的小城,喜歡它離京城遠遠的,雖然遠離浮華,但是能安安穩穩過活。
可她不能太自私,辰羨是九天上的鷹,歷來胸懷壯志被寄予重望,況且他的肩上還背負著眾多英靈的期冀,若要他就此庸碌貪生,只怕是比幽禁還沉痛的折磨。
若真為他好,便是放他自由。
姜姮以為辰羨會答應的,誰知他緘默數息,搖頭“不,我不想與你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