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磨唧唧的起床穿衣穿鞋,安卉打著哈欠去開門“你這是幾點出門趕路的”
“別提了,蹭了趕早集的牛車來的,天不亮就啟程了。”安父把東西往閨女手里一塞,“你把東西放一下,我去買個早飯。”
東西自然是安父昨個兒吃席的人家給的,風水先生好啊,隨便指個地兒,說幾句神神叨叨的話,就能得一筆錢,還能吃一頓豐盛的大餐,吃飽喝足還有禮物拿。
這次的禮物是一大塊熏肉,還有一籃子雞蛋。
等安卉把東西擱好,又簡單的洗漱了一番后,安父也拎著早飯回來了。
父女倆是街坊鄰居眼里出了名兒的不會過日子,雖然不至于一天三頓都吃外食,但確實總喜歡買現成的。尤其是這早飯,那是天天不重樣,今天甜豆漿明天小餛飩后天就該吃胡辣湯了。
這不,今個兒就是豆腐腦配小籠包。
安卉抓了木勺和筷子就直奔堂屋,有什么比大清早的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腐腦更提神的當然是有的,那就是肉餡兒的小籠包
吃著喝著,她終于想起了某個被她拋到腦后的客戶“爹,你還記得錢大富不他上個月死了爹,你埋的。”
安父有滋有味的喝著豆腐腦“記得,錢胖子嘛。尋遍整個昌平鎮,就沒幾個富態成他那樣兒的。”
“他昨個兒來過,說有急事找你。”小籠包真好吃啊
“咋了是他娘也沒了,還是他爹詐尸了”
安卉
手里的小籠包,它突然就不香了。
安家的小院子是賃別人家的,她做夢都想要有一個自家的房舍,這樣想咋折騰都成。不過,就算安父已經逐漸將名氣打出去了,距離買房置業,還是有一段不短的距離。
可公眾號說了,房子是租來的,生活是自己的。
盡管這話聽著有些倒牙,但好歹也是有一些道理的。通過前兩年的古代生活,安卉已經知道要怎么在這年頭盡可能的把日子過好了,起碼如今他們已經在鎮上了,手頭上也有了一些閑錢,比剛過來時在安家村可要舒坦多了。
她很快就羅列了一份清單,讓老爹照著清單去置辦東西。
安父目瞪口呆。
作為一個神棍,哦不,應該是玄學大師,他還是有自己的書房,并且書案和文房四寶一應俱全,另外還置辦了一些譬如易經這種必備書籍。但事實上,這個書房就跟上輩子的書房一個樣兒,純粹就是用來裝的。
但好處也不是沒有,方便了安卉折騰她老爹。
日常的冬衣冬鞋已經置辦好了,但考慮到還需要兩身出門衣裳,所以得去裁縫鋪里定做。棉被褥子倒是可以用舊的,可這并不代表就不用添置其他的日用品。
像木炭總是要的吧不然冬日里怎么取暖他們昌平鎮這一帶,離溫暖的南方很遠,離寒冷的北方也不算近,屬于中間地帶。其后果就是,沒有北方取暖用的炕,但冬天又著實冷得很。
另外,家里平時是很少開火的,但也不能完全不準備柴禾。要是擱在平日里,花十文錢就能買一車柴禾了,然而到了冬日里,壓根就沒有鄉下人趕著牛車賣柴禾。
還有找人看一下屋頂上有無漏水,墻腳有無松垮,該修繕的要修繕,哪怕別的不用管,窗戶紙還是要重新糊一層的,防風呢
這還僅僅只是日用品,食物方面才是大頭。
冬日代表著什么當然是過年啦
要知道,如今可不是他們上輩子,所有的店家不管什么日子都會開門營業。事實上,昌平鎮都算好的了,一般店家都會營業到大年二十五六,年初五以后就陸續有人開門做生意了。要是在鄉下地頭,最后一次大集之后,起碼也得等到元宵以后才能買著東西。
因此,食物是必須要備齊的,從米面糧油到蔬菜肉類,就連調味料都得提前囤好了。
這就是囤年貨。
安父拿著手里的清單,仿佛一夜回到了他小時候。
那個時候,他們過的還是計劃經濟的日子,排隊買年貨是他永遠忘不了的童年回憶。可問題是,那時他媽還活著,一切都是聽他媽指揮的。等后來,他媽是沒了,可這不是還有他老婆嗎再往后,雖然老婆也沒了,可商家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