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只要不死就往死里讀
反正不是她在讀。
“對了,還有一個事兒。”錢大富扭頭看向一副大爺樣兒完全沒參與到剛才話題里的安父,“爹喲”
安父瞬間表情管理失控,黑著臉制止道“別喊爹,我怕你爹半夜在夢里罵我。”
錢大富忍不住打了個寒顫,這要是別人說這話,他指定當是開玩笑,但這話是安父說的,他就忍不住心里直打鼓。
略定了定神后,他才又道“安大師,前頭你讓我盯著的余家那個,這次沒考上啊倒是另外一個,非但考上了,還被縣太爺選中,是那二十個去府城免費進學的人之一”
因為知曉先前的事情,錢大富很是為安父著急,他以為是庇佑劈叉了,或者這中間出了什么問題,反正就是搞錯了人。
但安父卻不以為意的擺擺手“沒錯,是余家換人了。”
錢大富一臉險些被噎死的表情。
是的,余家最終更改了人選。
沒辦法啊,余耀宗的堂弟得了祖宗庇佑都只考了個倒數第一,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若沒這個庇佑,他必落榜。倒是余耀宗的侄兒啥庇佑都沒有,憑借自己的能耐通過了府試,盡管名次不算特別好,就那種不上不下吧,但總比求了庇佑的那個強吧
一開始,余家人爭執不下,甚至還讓余耀宗過來找安父討要個主意。當然,安父拒絕了,他只管收錢和求庇佑,并不想摻合到別人家的事情上。
最終,余耀宗的侄兒勝出了。
安卉知道后,還道是余家人終于決定拿實力說話了,哪知后來安父卻告訴她,那是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所求的庇佑越大,相對應需要付出的代價也越大。
而這個標準,卻又是因人而異的。
余耀宗的堂弟學問不佳,考個府試都是千難萬難的,真要讓他順利通過院試考上秀才,所要付出的代價,要比大侄子更高。
用安父的話來說“要是小卉你想考個清北,估摸著就跟錢胖子發財一樣,得九死一生了。”
安卉
扎心了,爹
不過讓余家徹底放棄這倒霉孩子的,卻不是代價有多高,而是代價本身。
安父求得庇佑后,瞅著那代價都沉默了一刻鐘。
那倒霉孩子考上秀才的代價是,喪父以及此生無法寸進。
簡單的說,就是得死個親爹才能考上秀才,而且這輩子也就只有秀才了。
安父多誠實的人呢,在緩過來之后,就把這事兒告訴了余家人。據他事后給安卉的轉述,當時啊,場面一度安靜如雞,在場的人都傻了,包括那倒霉孩子本人。
至于為什么喪親會是代價,因為在古代,父母過世后是要守孝三年的。在這三年內,有很多規矩要遵守,當然尋常百姓是無所謂的,但讀書人那是必須不打折扣的全盤接受。而除了喪親會影響到科舉外,再就是在余家,自從余老爺子過世后,族里能說得上話的,就是余耀宗父親和叔伯這些人了。假如某一房的長輩沒了,接下來族里再有什么事兒,就會跳過那一房人,直接決定。
為何常說孤兒寡母會遭欺凌,因為你們家沒個主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