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師兄怎么了”
“對啊,一向沉穩果決的曾師兄怎會如此失態”
“聽說曾師兄與易師兄關系甚好,難道那易師兄竟沒有突破”
路上的議論聽在曾玉書耳里,他馬上慢了下來,面帶自信的微笑,緩緩而行,時而還打個招呼,只是對各種詢問避而不談。
但一個時辰后,消息還是傳了出來。
三天后,開祖祠,收親傳。
這絕對是十年來的大事,親傳意味著資源,意味著今后會走得更遠。
那些筑基修士,當年大多數是親傳,只有親傳弟子有更多的資源和指點,能突破筑基的幾率更大的多。
同時也意味著易門又出現了厲害人物,在二十年后的比斗中將代表易門出戰。
但這還不夠震驚,因為收易恒為親傳大家都已知道,只要他能突破七層。
更震驚的是,劉長老百年不收弟子,一收就是兩人。
曾玉書也將被收為親傳。
這下,少數內門弟子意見大了,這些都是煉氣十一層以上的,平時很少露面,一心沖擊最巔峰,只待機緣來臨,成就筑基。
修煉那么多年沒有被收為親傳,也早已熄了那顆心,知道資質不佳,是靠時間的積累才有今日的修為。
但現在突然發現,原來煉氣十一層也是有機會成為親傳弟子,那為何早的時候沒有去爭取
那曾玉書不過是后起之輩,何德何能
“在座各位資質修為皆不比曾玉書差,若說收那易恒,我等自不好說,也許是潛力不錯,更也許是沾親帶故,但這曾玉書不過剛進十一層,若有潛力不該早被收了么”
山頂一個小院內,四五個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議論著這收徒大事。
“在座各位,唯有楊師兄、柴師兄已是十二層后期修士,不知兩位師兄如何看”
眾人議論停了下來,眼神全部集中到一直沉默不語的兩位修士身上。
“我心下思量,這曾玉書被收為徒很是蹊蹺,早先并無傳聞,說明是今日才定
,但今日只見到易恒拉著他去見劉師叔。”臉色陰沉的修士緩緩說道。
“楊師兄的意思是”
“不錯,曾玉書被收為徒很可能與易恒有關。”
“傳聞他兩人關系很不錯,曾玉書當年還為易恒上了比斗臺,難道是易恒此子向劉師叔推薦了他”一旁的柴師兄順著楊師兄的思路推去。
“若無其他變故,想來大致如此了。”
“既是如此,那我等爭也無用,只嘆這機緣不在我等身上,罷了,我先走一步。”那楊師兄說完便起身緩緩離去。
“唉到此修為,想要筑基遙遙無期,但仙路渺茫而奇妙,入了親傳也并非能筑基,看十二層師兄皆沒來此,應是看透此點,我還是落了下層,先告辭了。”
柴師兄說完,也好不猶豫起身離去。
留下三個十一層修士在此面面相窺,最后也各自離去。
曾玉書并不知道這些,此時他正在院子里大吹特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