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普內科。
安靜的科室里,不少醫務人員來回走動,一些跟在蘇糖身后鉆進病房學習,一些則坐在辦公室里細心整理著各項患者數據,以及他們的個人病歷。
這次新的項目,不僅僅蘇糖肯特等人十分重視,就連院長以及其他科室的醫務人員也同樣關注。
為了確保新項目不受外界任何因素影響。
醫院這邊甚至在項目確認當天,加班加點當即給普內科各個病房添加了新病床和被褥,整個科室從原本30個床位變成了現在的60個不說,還臨時扒拉了一大群人給蘇糖他們幫忙,其美名曰學習新技術
當然,來到普內科的那些醫生,確實也有學習新技術的想法。
這些醫務人員來之前,紛紛也冒綠光,抬手報名。
奈何競爭者太多,無奈之下最后只能科室內部相互競爭內卷,最后十幾名醫生護士殺出重圍,再加上肯特三人,以及腫瘤科與胸外科普外科醫生手術室踴躍報名參與。
一時間竟導致,潘宇豪馬俊熊威三人,連晚夜班都沒他們的份了
倘若不是科室門診接待患者實在有點專業不對口,這些人恨不得當即將馬俊三人門診桌給搶過去,好好在肯特醫生與蘇糖面前表現表現
潘宇豪“”
馬俊“”
熊威“”
雖然科室工作的人多起來了,工作也變得比以前輕松,但我們還有點不太適應呢
最重要的是,他們也想跟在蘇糖身后學習學習啊
潘宇豪坐在辦公室,望著一下子人氣滿滿全是黑壓壓一片后腦勺的辦公室,再想想往日里每天在科室辦公室,空空蕩蕩只有一人的上班情景。
總感覺再這么下去,可能,也許,大概
蘇糖那姑娘,說不準什么時候就不是他們普內科的人了。
畢竟有句話說得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倘若這個項目真成功,保不齊蘇糖就會被其他醫院給挖走。而他們普內科早在很多年前就已日薄西山,哪怕眼下忽然患者醫生多起來。
可潘宇豪也清楚
這只不過是過眼煙云,曇花一現。
一旦肯特醫生離開,這個項目完成,那么該走的還是會走,腫瘤患者們依舊會像往日那樣前往腫瘤科門診,而不是他們普內科
這是醫院改革后,他們不得不面對的時代浪潮。
不過這種擔憂,僅僅只在潘宇豪等人心底稍稍晃蕩了一圈。
幾人便連忙拿著小本子,跟在蘇糖身后前往患者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