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是一種日常生活當中,經常可見的慢性神經性血管類疾病,且女性發作的概率遠遠要高于男性。
它很常見,但致死率卻極低。可每一次發作時,卻能讓患者頭痛到生不如死
偏偏這樣的病沒辦法根治,目前醫學只能做到緩解和預防。
眼前這名偏頭痛女患者,穿了件寶藍色寬松襯衫,筆挺的黑色西裝褲,再配上她那頭微卷短發,一身打扮干練低調。
只是這場暴風雨實在太大,哪怕有人給對方打傘,對方身上的衣服依舊濕了大半,臉上原本精致的妝容,就像是打蔫的殘花,弄得一塌糊涂,格外狼狽。
可正是這些暴風雨,讓對方此刻的狀態暴露無遺,對方眉頭緊鎖,面色潮紅,汗水夾雜著雨水從臉頰滾落,雙側太陽穴上的青筋,不自覺緊繃怒張。
她一邊努力揉著太陽穴,一邊試圖緩解痛苦,然而這樣的行為動作,效果顯然并不是很好。
對方表情焦躁萎蔫,從四周昏暗的暴雨中,走到明亮的急診科大廳,甚至還出現了明顯的畏光情況,眼睛不停的瞇起,用力睜開,再次瞇起,來來回回如此反復
哪怕已經到了晚上11點多,急診科的病人依舊還有不少。
女人被兩名護士隨機攙扶到了潘宇豪的診療桌前,潘宇豪望向對方,掏出紙筆,按照之前對待每個患者一樣,具體先詢問患者病情,再做接下來的診斷治療“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偏頭痛是嗎還有沒有其他地方不舒服”
一般情況下,很多患者遇到醫生詢問,會出現答非所問,描述不清,話里夾雜其他不必要訊息,重復描述等問題,導致雙方溝通效率較低。
然而眼前女人,還沒等潘宇豪說完最后一句。
對方已經自顧自高效精準的描述道“吳蔓,34歲,4年前出現偏頭痛,今日頭痛部位在右側顳部,呈鉆孔樣疼痛,目前已有6小時。請給我開布洛芬,阿司匹林不要開,對我鎮痛效果很差。另外我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休息。發病期間我會出現畏光,畏聲現象。”
吳蔓一邊揉著額頭,一邊精準描述病情,完全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的重復信息。
甚至不需要潘宇豪開方子,已經給自己擬定好了藥物方案,仿佛就像是一個同樣經常在臨床一線上班的醫務人員。
潘宇豪面無表情,手上捏著紙筆,化身無情書寫機器,潘宇豪仿佛回到當初自己還是菜鳥期間,面對生病的客主任,兩眼圓瞪望向他,叭叭叭讓他看病,寫病歷的模樣。
可你們這是讓我看病嗎你們這分明是拿我當工具人
沒辦法,為了避嫌,六院規定醫生本人不允許自己給自己,以及自己家屬開方。
但很多醫生,往往會更相信自己的判斷,畢竟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因此便會出現猶如吳蔓這種一上來便自己給自己看病的事。
這樣的事,在醫院門診呆的時間長了,也就見得多了。
潘宇豪倒沒什么太大感覺,只是無奈之余手上書寫的速度更快了。
蘇糖看了兩眼吳蔓蒼白憔悴的臉色,又看了看對方萎蔫的精神,蹙了蹙眉。
她剛剛看完了最后一名患者,正準備去吃點泡面,晚餐到11點還沒吃的她,早已餓的前胸貼后背,肚子咕咕叫了,然而見到吳蔓憔悴的模樣,蘇糖卻又頓住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