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開一面云霧海,地接三隴勢志幡
那高高的山勢似乎要擎云膜志,云海之中也亦是有無數的亭臺樓閣綿延。
在遠方運起法力看去,只見無數的流蘇在山勢之間飛舞,隱隱的鸞鶴彩鳳在山澗騰起。
隱隱的獸吼在此處已然是絕跡,在遠方眺望平盧道場時,徐龍心中暗道果然是有金仙大能坐鎮的道場
然徐龍仍然不敢大意,因為這平盧道場是建立在蒼莽之地中,是多年來抗擊兇獸的第一線。
現在看起來是一派仙家氣象,但說實話在這面山勢之后,又何嘗不是有著無數的兇獸窺伺。
快到平盧道場時他自行按下云頭,禿鷲王在空中一霎收起巨大的羽翼。
而后在那空中不住地下降高度,徐龍眼中的平盧道場外圍已經清晰可見。
在外圍的道場是八方拱衛山脈,四面流經河谷,它們是平盧道場外圍的布置,也是抵抗霧獸潮的第一道關隘。
而在那通衢大道延伸盡頭,還能看到那一片流蘇、法幢遍布的山勢。
在四面八方拱衛道場之后,那便是平盧真君的坐鎮之所。
千百年來抗擊兇獸族群的第一線,平盧山脈
徐龍到了四面八方拱衛道場后,近前來看這十二條靈脈,已經算是經營多年的小型靈脈了。
而在其后方的平盧山脈,徐龍還不敢探出意志去查勘,因為其中可是有著金仙真君坐鎮的。
山勢河谷起伏間已經有了大量的修士,他們每人身穿白色法衣,頭戴月華之色的巾幘。
腰間或是別著長索,腳下或是踏著飛劍,手擎法幢,背靠鸞鶴,在這十二條靈脈之中不斷轉換方位。
這是平盧道場其中的駐守修士,也是從萊州陸地各處前來追隨平盧真君的修士。
平盧真君自西部靈州而來,以金仙真君之境界,在蒼莽之地中親自開辟出一條道路,在野獸肆虐的地方建立道場、播散文明。
若是說修士都是無情無義之輩也太過片面,這位平盧真君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堂堂金仙真君之威,隨便加入哪一方勢力不會受到重用
然平盧真君自來東部萊州,自到大寧郡國,何時倚靠過當地勢力
真君之道心非是尋常修士可以揣測,真君之法威絕非普通修士可以比擬。
在這殘酷的修行界中,真君以一己之力生生地在蒼莽之地中打開了一條通衢大道。
這條大道不止是蒼莽之地中不受侵犯的道路,也是自修士心中永不墜毀的信念
來自萊州陸地各處的修士中,或許有人心生異念,但對于真君的所作所為,他們確實是佩服至極。
徐龍見過十二條拱衛靈脈后,再將目光攝入其后方的平盧山脈。
他發現這平盧道場雖然被真君建立多年,其中已然是各路修士在蒼莽之地中的匯聚點。
有了大量修士匯聚,又被真君和追隨者經營多年,那這里可謂是文明之地。
但細看之下便知道這里還是有著巨大的問題。
那就是其中并無人煙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