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剛笑道“徐伯,你是故意的吧你家不是有拖拉機么你那拖拉機能不能馱我這收割機”
徐壽遠呵呵大笑“能,當然能”
“這事兒我就交給你啦,你們聽我的消息,前一天下午我會通知你們第二天到哪里去然后當天晚上就麻煩你們開拖拉機幫我把收割機運過去,我會給你們開工資,一趟算一個工的錢,怎么樣”
“行”
徐壽遠笑容滿面,連連點頭。
一趟就是一百塊錢,這事兒有什么不能搞的
二人商量落定,徐壽遠父子倆就回家而去。
這時馬桂蘭回來了,道“剛子,我把牛拉到山上系著,你去把牛拉回來。”
“好嘞。”
馮剛應了一聲,進去拿了手電筒,便往山上走去。
在農村就是這樣,特別是農忙時節,經常性會忙到黑天抹地才能結束,今年還算好的,有收割機,要是沒收割機,靠著那些原始的收割方法,全村的人都得這樣好些日子才能消停呢。
像那把谷打出來后要揚谷,所謂揚谷,就是把打出來的谷粒里面的并不飽滿的谷殼或者里面的稻草給分離出去,要不然這些谷是不好的,賣也賣不出去,吃也不干凈。
要揚谷,就需要風,靠自然的風把這里面的輕浮物吹出去。有時間大白天一點兒風都沒有,半夜一兩點的時候開始起風,那時候農民便爬起來,點著路燈在道場上揚谷,一揚就揚到天亮,直到渾身臟兮兮的,腿發酸、胳膊發軟才把一堆谷揚完。
總之一句話,農民收一點兒米起來,真心很不容易。
揚谷便是如此麻煩,像下場、趕場、翻場這些更是要命,一般的人根本做不了這種事情。
今年老爹馮東云不在家里,要馮剛來做,非得磨破他一層皮不可。
前些年馮剛在學校讀書,家里的事情并不知情,而馮東云的身體又好的驚人,所以這些并不麻煩,前幾天,馬桂蘭還為這事傷過腦筋的呢,畢竟兒子雖然長大了能干活,但他畢竟年輕吶,這些活他以前沒干過啊。
晚上九點多鐘,馮剛才和老媽坐在桌子上吃飯。
母子二人忙了一半天,都是饑腸轆轆,嘩啦嘩啦的大快剁頤。
馬桂蘭詢問了關于葉苗苗的一些事,馮剛一一作答。
過了一會兒,馬桂蘭問道“我們村的谷也就這一兩天就要割的差不多,你后面有安排沒”
“這還要安排嗎隔壁的青石灣啊,雙蓮村啊,野豬溝啊大家的農田等著我們去收割呢。”馮剛十分隨意地道,“下午我騎三輪車回來的時候我都看到這些田里的谷都黃了,沒有一家動刀的。”
“你都一點兒也不著急的,你得提前跟人家說好啊,今天下午你沒在家里你沒看到的,不是這里有個溝呢,就是那里個田梗,路很不好走,你得讓人家把路修好,這樣我們收割機才能收的快啊,收的越快,我們就越賺錢啊。”
馮剛想了想,點了點頭“我準備請個人專門給我去做這事兒。”
“你準備請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