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誕生于上古。
那個時代尚未有統一的王朝,法度混亂,充斥著神話、圖騰、部落、戰爭。
各方混戰,權柄更替很快。
而男女婚嫁也仿佛成了一件可以交易的籌碼,用來鞏固部落統治。
它的第一任制作者是部落著名的鍛造大師,男人很年輕,也很沉默,他愛上了部落首領的女兒,是難得的兩情相悅。然而他們部落戰敗了,對方指名點姓要首領女兒,他們被迫分離。才過不久,女方死了,死在對方的暴虐之下。
男人泣著血淚,捶打出了它的劍胚。
男人用它屠了那個部落和仇人。
男人同樣也死在它的反噬之下。
它是情劍,亦是魔劍。
后來不知過了多久,它混沌之時,被人撿了回去,從劍胚到劍形。
第二任主人是心懷家國的諫臣,他奉行以法治國,它隨他上朝廷,隨他游周國,隨他斬昏臣,隨他流放千里,它的氣勢越來越盛,也被冠以法劍之名。
諫臣同樣沒活多久,君王的猜忌令他身心俱疲,于是為了自證清白,他佩著君不見跳入了湍急的江河。
一片丹心,以身殉國。
諫臣赴死之前,給它取了個名,叫君不見。
君不見酒池肉林家國。
君不見尸俘遍野萬古長碑。
沉入江河的那一刻,它從情劍蛻變為法劍。
當它佩戴在君子身側,奉行的是君子之法,剛直不阿。當它佩戴在帝王身側,奉行的是天子之法,言出法隨。而當它出了廟堂,入了佛壇,又奉行眾生之法,普渡天下。
它隨著主人而更換自己的“法”。
因為它是一把劍。
只是一把劍。
它并沒有情緒,也沒有歸屬,只有來處,沒有永遠的歸處。
而表現出的喜怒哀樂,其實也在模仿主人的心情。
上萬年之后,它長進不少,至少人類的情緒模仿得更像了。
它會在主人失落的時候安慰他們。
君不見希望它的每一任主人都能活得長長久久的,最好比千年王八的命還硬。主要是它的每一任主人都很任性,臨死之前讓它殉葬,它不是沉在江底看了幾百年的魚,就是躲在棺槨里跟尸蟲眼瞪眼。
漫長的等待時間讓它無聊透頂。
輪轉了十多任主人之后,君不見又一次殉葬在陵墓里。
這次拔出它的是一個白衣少年,扎著馬尾,面容冷厲。
是個小道士。
小道士來自于一個叫太京門的地方,根據名聲和規模來看,是個二等宗門。然而小道士卻是很了不得,天賦碾壓一眾妖孽,扶搖直上,青云萬里。哦,對了,小道士還有個六歲的小師妹,嘖,還是個臭美的愛哭鬼。
君不見每次聽這家伙哭,都恨不得掘土埋了自己。
但它自認為是一把成熟的法劍,不跟小孩兒一般見識。
難為小道士還有耐心照顧她。
不僅如此,小道士還喜歡上了小師妹。
一次人間廟會,在姻緣樹下,小道士給小師妹吹了催妝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