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治病,除了用藥石、針灸的方法,中醫還有用符咒治病的祝由十三科。
唐代太醫署中設立咒禁科,到元明之際太醫院設立十三科,祝由科是第十三科。
后來傳說有祝由十三法,因在湖南辰州多有巫師使用此類方法,所以又名辰州法。
有一種說法,祝由是一人,是湘西辰州人,他的法術并未失傳,即后世所謂“辰州術”。
此術神通廣大,妙手回春不用說,還能起死回生,即有名的“趕尸”也靠這門法術來操控。
近代以來,信者頗眾,大學者錢穆即其中一員。
據其自述,少年時曾目睹其事,謂,某人腿腫,求巫師治病,巫師在墻上畫了幾道,然后持刀劃壁,即有鮮血從壁上流出,及血流盡,患者腿腫亦登時消除。他不禁感嘆:“其理為人所不知,卻不得謂之是邪術”。
祝由之法,即包括中草藥在內的,借符咒禁禳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
“祝由”的概念很廣,包括禁法、咒法、祝法、符法,以及暗示療法、心理療法、催眠療法、音樂療法等,并非僅僅祝其病由而愈其病。
有些病原因已明,可是祝之不愈,這說明祝法不起作用,就要改用禁法,或符法,或配合藥物治療。
人食天地之氣以生,內傷于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外傷于風寒暑濕燥火六淫所以生病。
然而,黃帝曰:“其無所遇邪氣,又無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何致?”可見古人很早就認識到,除了七情、六淫外,還有尚未被認識的治病因素,那就是“鬼神致病說”。
所謂鬼神致病,其實是一種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
古人云:“吾心無鬼,鬼何以侵之,吾心無邪,邪何以擾之,吾心無魔,魔何以襲之。”故鬼神致病皆由心生。
祝由治療疾病的病因大多是心理不健全,故七情、六淫相乘而襲之。有很多種病,是間接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其源在于心。
祝由治療腫瘤是大家公認的,但也局限在心理所致的腫瘤,而并非所有的腫瘤都可以治。
有很多器質性病變也是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這些器官或組織產生的病變祝由亦可治。
從氣功的角度講,人體患病無非是心病和身病。
心病是祝由治療的范圍,部分身病也屬于祝由治療的范圍,但祝由并非包治一切“心病”,要理解到祝由僅僅是醫學的補充,不是治病的唯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