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唐人街,有中醫店鋪一間,大匾上寫著懸壺堂,古色古香,透著濃濃的中藥味道,坐堂的是個青年。
有武館一間,教詠春。
其余飯館、面館、裁縫鋪、便利店等等都集中在這一條大街上。
走進詠春拳館,場地并不大,走進去便能看得出來,好像是幾個普通的院子擴建成的,極其古老的青磚地面上擺放著石鎖、水缸,掉著幾個零散的沙袋。除此之外,還釘了一排一人高的木人樁,以及一排兵器架,架子上插著幾個大桿子,以及沒有開鋒的刀劍。
一群少年在打木人樁,另一群少年在兩兩交手,下身不動,雙手拆解,速度很快,若即若離、不黏不斷。
高仁看到這一幕,感覺腦袋里微微刺痛,緩緩閉上了雙眼,久遠的記憶在這群少年練拳的場景下被勾引了出來。
這具身體十來年八極拳的功夫猶如快進的電影一樣,在腦海里浮現。
高仁知道國術,也僅僅只是知道而已,南拳,北腿,詠春,八極,太極,八卦,搓腳,彈腿,知道的多的很,但也就是知道個名字罷了。
星際時代,可沒有國術。
修煉上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是肉身六練,配合著各種高科技、無副作用藥物來鍛造身體,聯邦肉身六練功法普及到每一個聯邦公民,但沒有星際文明的各種黑科技輔助,六練功法近乎無用。
就像有了屠龍術,這世間無龍,屠龍術又有何作用。
聯邦的搏擊則重視實戰,擒敵格殺拳、軍體刺爆拳、弧形手刀、窩心腳、刀鋒腿、奪心拳,等等簡單而實用的搏殺技巧也只能被評定為最低等級的凡級功法。一般修煉者都會淺嘗輒止,甚至很多人在六練這一階段都只一心打熬肉身,當肉身六練大成之后,才會修煉真正的武學。
比凡級武學高一個等級的人級武學,就牽扯人體各種骨骼、筋脈、內臟的秘密,注重呼吸、內臟、筋骨、內息的運用,非肉身六練大成不能修煉。
高仁自然也沒修煉過人級武學,但凡級的武學倒是學了一門軍體刺爆拳。
緩緩睜開雙眼,玩家日志更新了:
【徹底融合八極拳記憶,戰力+2】
他臉上的表情立刻便洋溢起笑意,有系統就是爽啊,然后暗暗道:“越是低武的世界,越注重技巧,軍體刺爆拳雖然搏殺犀利,但與國術相比似乎差了點味道。國術……這就是前世里國術為背景的世界嗎?!如果將國術修煉到極高的層次,回到蔚藍星,我必將同級無敵……”
“后生仔,學拳傍身啊!詠春白鶴拳,做第二個布魯斯李!”
布魯斯李,李小龍。
說話的是一個穿著唐裝,踏著千層底布鞋的中年人,他留著胡須,皮膚有點黑,個子也不高,但腳步沉穩,行走帶風。
高仁微微打量著這個中年人,剛剛回憶起來的記憶,讓他判斷著這個中年人的實力。
此人走路有鶴形之力,具體就是表現在人行走之時,背部的兩塊肌肉隨腳步扇動,就好像仙鶴疾走,撲動翅膀,似飛似走。
有真功夫!
在唐人街上開武館,怎么可能會是花拳繡腿!
“教真功夫嗎?”高仁問道。
“后生仔這話說的不爽利,不教真功夫,難倒是花拳繡腿,咦……”中年人看出了高仁的不一般,剛剛未注意,現在近距離看到了高仁的手掌,那老繭立刻便暴露了信息。
“原來是大陸來的練家子,不知師承哪一派?”中年人瞇了瞇眼,但也未有多少在意。
“自小迷戀功夫,報了武館學了八極,無門無派,想學點詠春功夫……”
高仁張嘴便是謊話,這具身體的功夫自然是有傳承的,算是神槍李書文那一脈。
李書文早期弟子霍殿閣威名赫赫,民國十六年以精湛的武功擊敗日本武道高手,入選為清末皇帝溥儀護衛隊武術總教習,其侄霍慶云為御前侍衛。
晚期弟子劉云樵,七歲時拜李書文為師,數載純功,精進勇猛,曾擊敗日本劍道高段名手太田德三郎。
四九年,劉云樵至臺灣,曾任蔣介石及其子蔣經國侍衛隊武術教官。他引退后創辦臺灣武壇訓練中心,門生弟子三千,遍及亞美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