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場頂層,兩個中年華人低著頭看著最底層的擂臺。
看他們的打扮,只是個普普通通的華人,但如果細看,能發現他們手上有著厚厚的老繭,說話中氣十足,走路筋骨強勁有力。
明顯都是練家子。
“師兄,那個阿仁功夫底子不弱,看他上次出手,練的是八極和詠春,明勁巔峰,打法犀利。泰拳好手,說打死幾拳便打死了,雖然沒有練出暗勁,但真的很強,平常時候坐第四擂的擂主綽綽有余。永虎是你培養了好多年的弟子,師兄,你看永虎拿下他需要幾招?”
“是虎是貓,看他自己去拼,該教的我都教了,他欠缺的只是生死搏斗的經驗。師弟,輸贏我不在乎,重要的是他能成長起來。而且,練拳的人死在擂臺上,這也不是枉死。”
“師兄,你真不擔心?”
“被打死了,說明他學藝不精,今后我們在海外開武館,少不得有高手來挑戰,那時候敗,還不如現在敗……”
“寺里真的想……”中年人欲言又止。
“改革開放都七八年了,我們也要順應形勢……”
高手比武,瞬息萬變,五分功夫,五分機會,旗鼓相當,勝負看天。任憑是武功再高強,眼光再銳利的宗師,也難以說出必然的結果。
高仁猛然睜大了雙眼,好一個武僧。
他近來飽讀拳經,見識提升的很快,果真是少林寺不輕傳的拳法,真正的少林武僧。
永虎的拳還沒有上身,撕心裂肺的破空聲早就傳進了他的耳朵,凌厲的殺意,激得他的頭發都豎了起來。
少林象形拳術,龍、虎、豹、鶴、蛇五形拳。
虎形一躍,撲殺而來。
民國孫祿堂在他的著作《形意敘真》里面記載,郭云深打虎形一躍,立刻騰出三丈以外。到了宋元時候,一丈就有三米。郭云深打虎形,一下蹦出九米開外,這已經等于人是一頭老虎了。
老虎跳過山澗的時候,一躍也是十米左右。
少林虎形,雖與形意虎形迥異,但這一招卻是差不多。
加上白人體型的優勢,虎背熊腰,一撲一動之間如若猛虎下山,雙眼之中更是有著一種百獸之王的氣勢。
一撲殺來,兩手連環出拳,長拳直通。
這種拳勁為少林獨有的拳勁,被稱之為“滾拳”,兩臂挺直,與詠春的貼身短打,八極的肘擊有很大的區別。
打人先打膽,擂臺上一但占據上風便是壓制性的優勢。一撲之際,拳發連環,都朝著高仁的臉奔來,與此同時,他的右腿撩起,狠狠踩向高仁的腳背。
這一腳踩踏是少林腳法硬功中的“鐵趟子”,打斗之時,專門踩人腳背,又陰又狠。
《功夫》里阿星踩火云邪神的腳背,便有異曲同工之妙。
地下擂臺沒有規矩,除了不能用器械,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永虎人高馬大,天生的強大筋骨,加上常年的訓練,在平時使用這“鐵趟子”能連續發力,在很短的時間內,連續踩粉碎數十塊的青磚,可見這武功的精純。
高仁如果被踩中,腳背骨就算不碎,也要遭受到不小的傷害。
上打下打,快、準、狠,根本不給高仁半秒鐘的喘息機會。
惡虎要食人。
“哼!”
高仁冷哼一聲,腳步靈活變動,頗有些腳踩八卦的感覺。
這是從八卦掌步法里摸索出來的走位。
然后一拳架起。
橫拳出手似鐵梁,橫中有直橫中藏。
拳勁一發,兩條手臂甩擊,正好像兩條鋼鞭抽打。
八極、詠春,高仁又學了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