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仁穿著校書郎的官服出現在大內架閣庫的時候,已經略顯老邁的黃裳正在用心的觀看著一本“道藏”。
架閣庫!
“架”為庋物的用器,“閣”同“擱”,有“載”意。“架閣”為貯存檔案的木架,數格多層,便于分門別類存放和檢尋。
大內的架閣庫,乃是皇家特意建立用來存放各種皇家秘檔以及皇室搜刮的各種傳世書卷的所在,可以說能夠存放在其中的都非是凡品。
架閣庫在大內皇宮之中,但卻是偏殿,極為的偏僻。
不同于皇宮大內的其他建筑,這架閣庫純以巨石堆砌而成,乃是大宋仿照秦漢所建。
大秦修筑金匱石室來藏天下書籍,大漢有天祿閣、石渠閣、麒麟閣為文人圣地,及至大宋,讀書人遍布天下,不說各地的書院都有藏書樓,廬山的白鹿洞書院、長沙的岳麓書院、嵩山的嵩陽書院、商丘的應天府書院,藏書何止百萬冊。
皇家更是修了數處架閣庫以藏天下之書。
大宋崇文,歷代帝王無不重視文教,藏書更是重中之重。無論奇書、怪書、異書、秘書、趣書,偽書,不管野史傳奇、術數奇謀、房內養生、神魔志怪都統統秘藏。
加上活字印刷術的普及,文教達到了鼎盛。
歷朝歷代,只大宋朝才是文人的天下。
“小周探花?”黃裳大感意外,將手里的道藏發下,疑惑道:“你為何到了這里?校書郎?官家讓你來校對《萬壽道藏》?”
“狀元郎都在校對書籍,我這個探花郎來此有何疑惑?”
“哈哈,讓你來做校書郎,可真是大材小用。來,你跟我來,我早就想去找你,一直沒有時間,沒料到你竟然主動送上門來……我這里并不缺少校書郎,你那心學思想,你我來辯一辯,你說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何解?”
……
“不用你校對道藏,這三年來我在最后都要親力親為,不會怠慢……你有時間寫一目的《西游記》,我回家后也好應付家中小孫……”
……
“小周探花……”
……
高仁在黃裳手下過的很舒服,不過,他的目的很明確,只為“九陰真經”而來。
這個世界,與“九陰真經”相同等級的內功心法很多,比如少林寺的“易筋經”、“洗髓經”,但少林寺早已經關了山門。
比如逍遙派的“小無相功”、“北冥神功”、“八荒**唯我獨尊功”,但那身穿月白色僧袍的虛竹絕不可能輕易傳授,不然逍遙派怎么可能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極有可能要被虛竹帶進棺材里。
除此之外,可以去找瘋了的莫容復學習“斗轉星移”,不過難度絕對不小瘋了的莫容復可是比不瘋的莫容復恐怖的多。
亦或者去吐蕃找到國師鳩摩智,他可是會“小無相功”。
幾相對比,還是黃裳的難度更小些。
而且,親自參與一門內功心法的創立,可是比修煉一門功法更對自己有幫助。
“老黃,這是你寫?”
高仁拿著幾疊宣紙,上面全是蠅頭小字,涂改的極其嚴重。
黃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道:“我這三年來通讀道藏,略有感悟,近日又聽你知行合一的心學之道,所以動手嘗試著寫下自己的感悟,見笑了!見笑了!”
“你這寫得是武學?”高仁也不確定,更不敢輕易嘗試,畢竟才是新創,練岔了可就是走火入魔。
“老夫可不會武學,這是我通讀道藏之后摸索出來的吐納之道。這一年來,老夫有時確實能感覺自己兩肋風生,身輕體蓄。你要不要學?可以延年益壽……”